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吴越国时期,钱镠的基本国策是“善事中国,保境安民”,在这样的国策积累下,百姓繁庶、祥和,使江南成为吸引皇室定居的乐土。赵家王朝南迁带来的南北交融,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本期我们通过几件文物来聊聊北宋王朝灭亡后,宋室避走江南发生的故事。 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宋高宗至杭州,以杭州州治为行宫。宫室制度因为战事皆从简,不尚华饰。垂拱、大庆、文德、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事易名,实为一殿。重...
日前去北京参加了一个研讨会,顺便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一件陶尊(图1)给我以震撼,使我驻足长观,久久不愿离去。这件器物高约35.8厘米,整体造型是一只蓄势待发的鹰,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尖喙成犀利的钩形,体型圆厚,羽毛丰满,神情威猛。鹰体为器身,鹰背为器口,鹰尾和鹰足为器足。鹰的身体与尊形浑然一体,构思精巧,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观看,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件陶鹰尊体现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为了加大器...
在蓝田上陈村一带第27层古土壤中取出的石器近景。资料图片 [科技前沿]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序列层,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30万年到21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
我有两个朋友,他们各自拥有一件东西,当然,谈不上什么珍珠宝贝,却有让人过目难忘的魅力,令我念念不忘。 日历翻过去一百多年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山(院)长招待贵客佳宾,盛装糕点果杂的那个果盒,会是个什么模样呢?我想像不出,恐怕你也想像不出。长沙杜甫江阁“千年一品收藏会所”展示的一件藏品给了你完美的答案。 圆形的黑漆盒子图1 圆形的黑漆盒子图2 这是个圆形的黑漆盒子,髹的是国漆...
反盗墓招数一:虚墓疑冢。 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 反盗墓招数二:构筑崖墓 将墓穴...
明代仇英的《桐阴图》(局部),描绘了文人在书斋中的场景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斋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室名。室名有着悠久历史,历代文人室名背后体现出的也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 据《晋书》(卷85《刘毅传》)记载:“初,桓玄于南州起斋,悉画盘龙于其上,号为盘龙斋。”这或许是古代可考的最早室名。到了唐宋代时期,室名渐多。到明清时期,室名大盛,一般粗通文墨的人都会给自己...
北方人有这样一句俗语:“舒服不如倒着(指睡觉),好吃不如饺子”,因为好吃,所以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它。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风俗。许多出门在外打拼的人,不论离家多远,到春节都会跋山涉水地回来,与家人一起热乎乎地吃顿饺子,以示圆满幸福。饺子在现代早已不是北方人的专爱,南方许多地区都有饺子,而且一年之中,常常可吃,并不仅限于大年初一。那么你知道饺子的“老家”在哪里吗?那就让我们重回历史探寻一下水饺...
文:孙艺灵 青花瓷盘 这件清代德化窑对弈图青花瓷盘(见图),胎质细腻,釉面光洁,釉色白中泛青;盘内采用手绘手法绘一幅生动传神的人物画。 画面中,微风和煦,天空日照,远山黛色,但见松树下有两老一少,或坐或站,敛气凝神,博弈正酣。老者仙逸儒雅,少者天真活泼。画面中每个人的神情都围绕着棋局的进展,或沉吟犹豫、或欲言又止。都能各尽其态,生动而不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突出。瓷盘在人物刻...
现代社会,汽车、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十分便捷,但是在古代,出行工具一般就是马匹或者马车,但是这种畜力车的样式却很多,现代人可能想象不出来。在中国传世的绘画作品中,关于马车的描绘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通过古人的妙笔丹青,一窥先人的出行“座驾”,感受一下古人的聪明智慧。 轺车 汉代到魏晋时期,主要的马车被称之为轺车,是一种非常轻便的交通工具。 轺车,是古代的一种轻便车。一般来说轺车是由车轮、...
明 万历 长174厘米,宽77厘米,高238厘米 此对顶箱柜的顶箱已遗失,立柜均为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中间有栓杆,门上镶八角云头式圆面叶,三扭头,六角云头式合页。柜门内各有三条穿,抽屉架已遗失。柜门上为百宝嵌庭院祝寿图,其中除了高坐楼阁之上的主人、往来贺寿的文武官员和忙碌的仆人之外,还表现了庭院楼阁、小桥流水、梧桐、奇石、芭蕉、仙鹤、鹿等丰富的内容。下沿板各有四组百宝嵌胡人献兽图,并...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一点资讯联合观复博物馆举办了“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线下活动,邀请10多位知名文化学者、资深自媒体作者近距离参观展品,感受古代器具的温度。 观复博物馆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最知名的民营博物馆之一。该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和门窗馆等五个展馆,布展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博物馆名字中的“观复”二字便是取自《老子...
5月3日,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王举人村的村民打来电话称,他们在村子修路时挖出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大家觉得这东西有些来历。最终,经考古人员鉴定,这是一块记录了当地村村民出资修建龙王庙的清代碑文。 据村民王先生介绍,他们村里正在修路,石碑是在挖路基时从土底下刨出来的。石碑上刻满了文字,村民用水把石碑进行了清洗,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大家众说纷纭,也猜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随后记...
“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近日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四百余件精品带钩,以中国古代带钩实物为基础,围绕带钩本身的发展演变、文化内涵、铸造工艺、造型及纹饰艺术等多方面进行展示和解读,让观众在驻足观赏过程中,充分了解带钩前世今生,思考带钩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上,带钩不仅仅是一枚小小的束带之物,还是华夏文明的灿烂之花,是古人精致生活的诗意表达。其上镌刻的是...
位于会理县新安傣族乡的猴子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墓葬出土的两个带纹饰黑皮红色彩绘陶。摄影刘陈平 猴子洞遗址石棺墓。摄影刘陈平 大劈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怒江、金沙江、岷江等多条水系纵贯其间。由于其上接甘青地区,下连滇西北高原,狭长的南北走廊地带成为民族活动和迁徙的...
古往今来,浙江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沧海桑田,循迹先祖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迹,我们方能感知历史,体悟先民创造的不朽传统文化。 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浙江省数量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不仅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其蕴含的文化之根、历史积淀更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从本月起,本端将定期推出镇馆之宝特别篇——浙江宝藏,为您讲述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精彩故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