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反映人类驯化动物的古埃及壁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中国马 我们对古人类的狩猎能力也有很大的误会。比如,有些自然博物馆中国猿人的复原塑像常常是肩负一头大鹿满载而归的形象。中国猿人制作的石器非常简陋,根本无法用来猎取奔跑的大型有蹄类动物。他们的智力比较低下,无法和现代人相比,也无法从事现代人那样比较复杂的狩猎行为。他们更多采取腐食的方式,即利用群体力量从猛兽口中夺取它们的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多少年来,人们始终对杜十娘坎坷的爱情给予同情,对十娘的刚烈更是抱以敬佩之心。故事情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百宝箱”被细心的人详加考证,这个百宝箱就是古代女子闺中所用的“化妆包”,也叫官皮箱。把玩旧时官皮箱上铜活虽是配件,为点睛之笔,为一件家具的脸面,最提精神的地方。一件家具的铜活镶嵌工艺,是评价它制作水平的重要指标。铜活镶嵌这种老工艺,越来越被人们重...
近日,考古人员在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山上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 这是一座巨大的圆型古城,距南山的赵长城约4公里。古城周长约7公里,占地约3200亩。古城西、南墙为石头砌筑,墙体宽约1.5米,高低不一,高处有2——3米,东、北墙为土夯筑。石头城墙每隔不远处有石头房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正在对古城遗址进行考证。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土壤进行浇水,使土壤湿润,以便挖掘。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近段时间,长沙一直维持晴热高温的天气。尽管野外工地地表气温最高时已超60℃,但为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进度,长沙众多文物考古工作者仍然在奋战,与烈日、红土做伴。 记者昨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为确保野外考古工作人员安全,各野外考古工地已将炎夏考古工作调整为“起早贪黑”战高温模式,一些工地对工作时间进...
昨日,考古发掘人员田德才在荆州开元观考古项目基地战高温进行考古发掘 始建于唐代、位于荆州博物馆园区内的开元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配合环境整治工程考古发掘。目前,该考古发掘项目已进入尾声,专家介绍,预计本月底整个考古发掘将完工。 在考古发掘现场,16名和田德才一样,具备丰富考古发掘经验的工人正在战酷暑高温、抢工期进度,确保考古工作按计划完成。
26年前古墓里的那点光,竟让他眼前一亮? 不少网友戏称这件国宝级文物可能是个“乌龙”。 战国水晶杯 1990年发掘现场 阿富汗水晶杯。(报道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战国中前期,越王无疆效法列国征伐中原,北上攻齐。其时,齐楚两国的矛盾已表面化,齐王于是派出使者,游说无疆西征楚国,以为遗祸之计。无疆果然听信齐使说辞,举兵西向伐楚。岂料楚威王早有准备,引大军攻...
从7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会开始慰问考古一线工作人员。今年慰问工地有19个,它们分处余杭、湖州、安吉、长兴、慈溪、上虞、绍兴、义乌、永嘉、瑞安、嘉兴、海宁等地。每到一处田野考古工地,慰问组走访工地现场,听取发掘情况汇报,察看遗迹遗物出土情况,了解考古人员住宿、饮食生活状况,询问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叮嘱领队在高温酷暑下一定要注意考古人员与民工的身体和作业安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午后高温...
中国古代一直都有类似考古学的针对古代器物的研究。但受技术条件限制,大多只能通过古董上的文字对史实进行考证。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少君见上(上,指汉武帝),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柏寝』。已而按其刻,果齐桓器。」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一些对古铜器鉴定的技术。 在《汉书·郊祀志》中,记载提到张敞考释鼎铭的古文字,也意味着利用古董研究古文化的做法在汉代就早已存在。 ...
“一米九的‘山东大汉’”“一家三代住联排大房子”……此情此景,竟是大约五千年前,齐鲁大地上的一段真实生活写照。 近日,随着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墓葬的发掘和文物的出土,更多五千年前鲁北地区大汶口中晚期古人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片段正逐渐呈现。 焦家遗址的发掘有什么重大意义?下一步发掘还会有什么远古的丰厚“馈赠”?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网事”记者跟随我国权威考古专家走进这一刚刚发现的“历史...
“从2015年至今,考古人员对丁村遗址的发掘共出土石器4000多件,并发现动物化石、灰堆、红烧土等丁村远古人的‘野炊’元素,表明远古人类可能在大约30万年前进行过一次‘烧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益人7月1日在山西襄汾发布丁村遗址考古新进展。 7月1日,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襄汾县召开“旧石器考古在丁村:进展、研讨、纪念”学术论坛,来自中国各地的16个旧...
2017年,河北考古学家在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发现多件大型砍砸器以及带有砍砸痕迹的动物肢体骨骼,这一处理动物的生活场所也被众多考古学家比作“史前厨房”。 7月1日,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在山西襄汾召开的“旧石器考古在丁村:进展、研讨、纪念”学术论坛上作题为《泥河湾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时,提到了这间“史前厨房”。 “史前厨房”发现于泥河湾遗址群西白马营遗址,考...
长沙城北,伍家岭一片土地下,埋藏了跨越2000多年的秘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发掘了100多座时间涵盖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墓葬。一批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研究所组织公众来到考古现场参观。“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有古代墓葬的?”“这个墓葬的主人会是什么身份,会不会是个大官?”……直击考古现场,参观的市民们倍感神奇,...
5月2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起程去西藏,追访高僧阿底峡传道的足迹,然后将带领考古队到阿底峡的故乡——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这将是他们第四次赴孟加拉国考古。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文化部出台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提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施考古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实施文...
灵宝贾村旧石器地点发现的人工石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门峡地区一直被认为是古人类活动遗迹较为丰富的地区,近日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距今约100万年的石制品等人类活动遗存,大大提早了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历史。 受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6年10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赵清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