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凉山古人爱打扮 考古现场出土大量装饰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会理县新安傣族乡的猴子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葬出土的两个带纹饰黑皮红色彩绘陶。摄影刘陈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猴子洞遗址石棺墓。摄影刘陈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劈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中国西南,横断山脉由南向北,怒江、金沙江、岷江等多条水系纵贯其间。由于其上接甘青地区,下连滇西北高原,狭长的南北走廊地带成为民族活动和迁徙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民族走廊”之一。

  这里地理环境复杂,千年前,这里的古人从何而来?又是如何适应这里复杂环境的?随着目前四川省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乌东德水电站四川区域考古发掘项目的不断展开,这些谜底有望揭开。

  该项目去年6月启动,近日,在金沙江下游又有考古新发现。4月26日至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会理县政府共同举办的乌东德水电站(四川)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论证会在会理县举行,全国十余名考古专家参会。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和云南省禄劝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规划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梯级水电站的最上游梯级,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

  2015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项目获国务院核准建设。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乌东德水电站(四川段)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影响区(四川段)共涉及文物古迹22处,其中枢纽工程建设区3处,水库淹没影响区19处,计划发掘面积共计13.48万平方米,地面文物保护点1处,投入文物保护经费2.6亿元,是四川省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次文物考古项目。

  会理县是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影响区(四川段)涉及文物古迹最多的,共计17处。2017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启动了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文物保护及考古项目已按相关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猴子洞遗址

  文化层最早可至新石器时期

  26日下午,考古专家一行来到会理城河西岸一个叫猴子洞的遗址。此处遗址大致呈C字形分布,中间被一个采砂大坑破坏,因而划分成为南北两区。

  “发掘中,我们看到有7层地层,其中第4、第5、第6、第7层都是年代较早地层,最早可至新石器时期。”该项目总负责人刘化石说,这在此次考古发现中尤为重要。

  猴子洞遗址是受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影响的一处重要早期遗址,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含生活区和石棺葬墓地,墓地主要分布于生活区的边缘地带。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该遗址面积达4100余平方米。

  经发掘,共揭露石棺葬121座,灰坑78座,灰沟6条,房址19座,灶4座;出土陶器、石器、骨角牙蚌器等各类器物1000余件,包括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武器等,并采集到较完整人骨数十架。遗址初步判断年代可早至距今4300-3000年。

  同时发现石棺墓与居住区

  “石棺墓和居住区遗址在同一个地方被发现,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罗二虎说,从现场看到的地层关系来说,石棺墓和居住区为同一地层,虽然石棺压在了房址上,时间稍晚,但基本可以确定它们是同一个时代。

  罗二虎说,就该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遗址来说,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性。“在横断山区南部,此前从没有发现如此密集的房屋,从现场情况看,这很有可能是聚落的一个部分。”

  猴子洞遗址延续时间长,罕见的是同时发现石棺葬墓地及居住区,这将为探索城河流域石棺葬源流及与金沙江流域石棺葬文化的关系,解决青藏高原东麓、川西高原与云贵高原石棺葬人群的文化互动、人类迁徙提供重要资料。

  墓葬出土器物千余件

  现场墓葬绝大部分成组成排分布,并有数座合葬墓。“这显示了居民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习俗。”刘化石说,除此以外,在近半数墓葬中,还发现了随葬石镞、陶器、骨饰、海贝、螺壳、蚌壳、动物骨、牙、角等千余件,以陶器和石镞为主,墓葬规模和随葬品差异显示社会总体较为平等。

  摆放于出土文物陈列室内最左侧的随葬品中,两个带纹饰的黑皮红色彩绘陶十分精美,为这一地区首次发现。

  据介绍,在猴子洞遗址的17座墓葬中,发现了非正常死亡现象,包括身中箭镞、骨骼缺失、错位、破损、体态扭曲等5种形式,这表明,当时该地可能经常面临人群间的剧烈冲突。

  大劈山墓地

  已揭露墓葬192座

  城河是金沙江的支流,河水清澈见底。通过一座临时搭建的小桥,往山坡上攀爬数百米,便来到了大劈山墓地。

  此处位于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田村5组,墓地位于城河东岸一处半坡上,高出城河河面百米左右。北为陡坎,南与小营盘山石棺墓葬群相连,东靠大山,墓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墓地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石棺葬,距今约3000至4000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现场负责人高寒在现场介绍,2002年和2009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博物馆与会理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葬区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21座。从今年3月起,开始了大面积发掘。

  目前,该墓地已揭露墓葬192座。发掘清理完毕的27座,其中18座墓葬都有随葬品出土。

  石棺形制完整再现“割肢葬”

  石棺葬是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考古学文化遗存,在岷江上游、雅砻江中下游、滇西地区、大渡河中游、金沙江流域都有分布。

  大劈山墓地上,墓葬多为东北朝向,逝者头朝山坡高处,脚向城河。已发掘出的墓葬中均是单人葬,尚未发掘合葬墓。高寒介绍,在已发掘的石棺葬中,其石棺形制大都较为完整。“顶面有盖板,旁边有侧板,底面有底板。”一些墓葬中,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头箱、脚箱,内置器物随葬。石棺所用石材来源还有待考证。

  令人惊喜的是,考古队员们在此又一次发现“割肢葬”葬俗,石棺内,人骨骨骸清晰可见。在一座墓葬中,人骨头部被放置于腹部之上,还有的是割四肢的葬俗。这是继该考古区域内猴子洞遗址发现割肢葬后再次发现类似葬俗。

  发现贝壳等装饰品

  考古发掘现场的一座墓葬内,在骨骸头部上方,堆积了许多贝壳类饰物,头部下方的身体遗存部位,则分布有大量细小的片状装饰物,这类直径约2毫米、中间有小孔的片状物吸引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

  高寒介绍,发掘的墓葬中,类似这样的随葬品不在少数。主要包括蚌片,骨环,海贝等装饰品。对于这些薄片状饰物,现场有专家推测可能是服饰。此外,随葬中还出土了石器和陶器。

  “墓葬临江,也许是当年人们从江里打捞的贝类,也许是人们通过贸易交换而来,又或许是从其他地方带来的习俗。”高寒说,对于此处先民来源,还需进一步的考证。

  据介绍,虽然石棺葬在西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但像大劈山墓地这样,石棺葬如此集中且规模如此之大,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极为罕见。通过此次对大劈山墓地的发掘,将为石棺葬起源、发展和融合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