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烧窑峪是位于延庆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在村北1公里的山崖上,有一段陡直的崖壁,崖壁上从东至西水平排列着三座石刻佛殿,殿内有24尊形态各异的造像。据了解,这是目前北京地区已发现的道教龛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从延庆县龙庆峡景区驱车向东北行,沿途看到了蜿蜒的群山,路边的牌子显示,已经抵达烧窑峪村。《光绪延庆州志》卷之下《山川》记载:“烧窑峪在 永宁北三十里。”村子建于明代,据称当时...
烧窑峪是位于延庆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在村北1公里的山崖上,有一段陡直的崖壁,崖壁上从东至西水平排列着三座石刻佛殿,殿内有24尊形态各异的造像。据了解,这是目前北京地区已发现的道教龛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从延庆县龙庆峡景区驱车向东北行,沿途看到了蜿蜒的群山,路边的牌子显示,已经抵达烧窑峪村。《光绪延庆州志》卷之下《山川》记载:“烧窑峪在永宁北三十里。”村子建于明代,据称当时是烧炭的场所,所以得名烧...
石雕像风化、损毁严重,很多雕像都已消失成尘 被誉为“世界罕见的第二敦煌”的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石窟内13000余尊石雕造型逼真、千姿百态。可惜的是,这么一座艺术宝库,目前已经有上万尊佛像严重风化,大部分雕像掉色、面目模糊、残缺不全,有的甚至一碰就成粉尘。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近30年来,石窟风化尤为...
在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关心支持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丝绸之路(吐鲁番段)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今年6月,胜金口石窟寺抢险加固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为805万元,预计2013年7月完工。胜金口石窟寺抢险加固工程以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为建设单位,由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联合设计,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新疆城乡建设项目工程设...
昨天下午,安大钧、赵昆雨先后登上《扬州讲坛》,共同主讲大同佛教文化与云冈艺术。 安大钧,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主编出版《古都大同》、《农村问事处》等。 赵昆雨,云冈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著有《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 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原音重现 来到古城扬州登上《扬州讲坛》,真是班门弄斧,诚惶诚...
7月30日凌晨至30日上午10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附近连降暴雨,雨水汇集至炳灵寺石窟前挡水坝坝面及冲刷石窟崖体,造成窟前泥沙堆积和大量积水,部分洞窟进水,造成文物受损。 灾情发生后,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向省文物局报告灾情,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组织全所干部职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在堵截雨水、泥沙进入窟区的同时,对已进入洞窟的积水和淤泥进行抢排,并实行不间断巡查,加强对窟区文物和气候、...
记者从甘肃省永靖县获悉,7月30日凌晨1时40分左右,甘肃炳灵寺石窟附近骤降暴雨。由于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暴雨瓢泼汇集至坝面及冲刷石窟崖体,造成窟前堆积泥石沙层和积水,使炳灵寺石窟文物遭受严重灾害。 甘肃省永靖县委宣传部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0日晚,甘肃炳灵寺石窟下寺文物受损,编号3窟的唐代洞窟,窟顶倾泻雨水及夹杂石沙泥土厚积窟前,不少雨水殃及洞窟底部,使下层石雕佛塔、壁画下底沿受水...
7月24日至7月28日,陕北石窟调查专家指导组专程赴榆林、延安、铜川三个地市,对正在开展的陕北石窟专项调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陕北石窟调查专家指导组组长张建林,成员裴建平、冉万里、于舂参加检查。 陕北石窟调查项目是省文物局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决定启动的一项专题调查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和全方位信息采集,为科学编制陕北石窟调查报告及保护规划奠定基础。该项目于...
新华网兰州7月31日电(范培珅 史有东)记者从甘肃省永靖县获悉,7月30日凌晨1时40分左右,甘肃炳灵寺石窟附近骤降暴雨。由于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暴雨瓢泼汇集至坝面及冲刷石窟崖体,造成窟前堆积泥石沙层和积水,使炳灵寺石窟文物遭受严重灾害。 甘肃省永靖县委宣传部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0日晚,甘肃炳灵寺石窟下寺文物受损,编号3窟的唐代洞窟,窟顶倾泻雨水及夹杂石沙泥土厚积窟前,不少雨水殃...
7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考察了麦积山石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天水市委书记马世忠、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柴金祥等陪同考察。华建敏副委员长参观了麦积山石窟的代表性洞窟和石窟历史沿革展,他指出,麦积山石窟集中国雕塑之大成,不愧为“东方雕塑博物馆”。他强调,石窟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次是更好地传承。要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发光、发亮,就需要对石窟...
来自日本的5位学者14日从山西大同启程回国,在为期三天的“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学者熊坂聪美通过考察研究认为,云冈石窟第18窟的主尊应为释迦牟尼佛更为妥当。 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人间综合科学研究科...
(胡健) 来自日本的5位学者14日从山西大同启程回国,在为期三天的“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学者熊坂聪美通过考察研究认为,云冈石窟第18窟的主尊应为释迦牟尼佛更为妥当。 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人间综合科学研究科研究员熊坂聪美认为,学术上关于云冈石窟第18窟的主尊的尊格,有卢舍那佛和释迦佛两种观点。经过考察研究发现,第18窟中不仅开凿初期所制作的二佛并坐像最多,而且形式多样。二...
昨天上午,云冈石窟研究院多功能大厅嘉宾云集。参加“2012年中日云冈石窟学术研讨会”的日本学者一行5人,在知名教授八木春生率领下,围绕“云冈石窟西部窟群的开凿时间及造像特点”、“云冈石窟尖顶帽雕刻的文化意义”等问题,与中方专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继2005年和2011年之后,这已经是中日专家学者为了云冈石窟文化的研究与实...
7月4日,河南巩义石窟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项目开工仪式在巩义石窟隆重举行,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巩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刚、市政府副市长贺传伟、市政协副主席曹克强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巩义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像3尊,佛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它碑刻186篇,其中《帝后礼佛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皇家礼佛的宏大场面,雕刻精美,堪称国宝。...
中新网甘肃张掖7月2日电 (冯铄淇)悠扬的歌声、轻盈的舞姿、洁白的哈达与淳朴的民风,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给不少游客留下了这样的感受。碧蓝的天空下,绵延的山脉被绿色覆盖,散发出浓浓的生机与活力;但有一处山脉,显得有些独特。这便是张掖马蹄寺风景名胜区的所在地。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