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窟龛内的壁画、彩塑发生了什么病害,在什么位置,有多大面积,12月中旬刚刚完成的麦积山石窟文物病害调查档案,为麦积山石窟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花平宁介绍,麦积山石窟文物病害调查档案建设先后历时四年时间,档案由文字记录、病害调查表、洞窟测绘图、病害标注图、病害照片等多种形式组成,首次全方位记录了石窟的保存现状及病害构成,为有针对性开展长期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馆员杨晓东用“苦行僧”般的方式“面壁”17年,将石窟中200平米濒临消失的壁画临摹下来。冯志军摄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馆员杨晓东用“苦行僧”般的方式“面壁”17年,将石窟中200平米濒临消失的壁画临摹下来。冯志军摄 初冬的清晨,穿凿于数十米高的崖壁之上的麦积山石窟隐匿...
记者17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投资近300万元的甘肃肃南县金塔寺石窟岩体病害治理工程近日顺利竣工。 金塔寺石窟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海拔2800多米的大刺沟红砂岩石壁上,始创于北凉,历经北魏、西魏、隋、唐、西夏、元、明、清各代,保存有精美的彩塑236身、壁画500多平方米,尤其是大型的高浮雕飞天凌空悬塑,在全国独一无...
冯志军摄 冯志军摄 中新网甘肃天水12月15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由于多雨潮湿的环境影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洞窟近年多数洞窟内外的壁画轮廓模糊,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被烟火熏黑了一片,有的残破龟裂,有的甚至被刻下了模糊难辨的字句。许多壁画历经上千年的氧化风蚀开始褪色,这给研究造成了极大...
近日,应东乡县有关部门邀请,敦煌研究院派专家对东乡县唐汪镇红塔寺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调查,初步确认红塔寺石窟壁画共有三层,其中表层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所绘,保存相对完整,是甘肃境内清代石窟艺术的代表。该石窟清代壁画的确认,使甘肃石窟历史年谱延续到清代,意义重大。红塔寺又名洪塔寺,位于东乡县唐汪镇。根据文献记载,清同治(1862-1874年)以前,该寺的建筑规模已经颇为宏大,当时殿内塑像、...
这一发现将我省石窟及壁画的历史延续至了清代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相关专家近日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红塔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石窟内现存的大量清代壁画与塑像。据悉,该发现不仅填补了东乡境内没有石窟壁画的空白,而且将我省石窟及壁画的历史延续至了清代。 发现:红塔寺石窟内存50平方米壁画 位于东乡县唐汪镇境内的红塔寺,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南宋末年,到清同治以前,该石窟就已经形成...
西沃石窟西区洞窟搬迁施工工地 引子 2012年11月7日,在铁门镇千唐志斋“北魏石窟”展厅内,我看到石窟顶覆黄绸,上书“佛光普照”,窟前供奉鲜花,摆设香案,不时有零星香客烧香膜拜。 千唐志斋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所建,也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
新修订并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21日公示,新条例加强了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了处罚力度,对破坏地形地貌的活动最高可罚100万。 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副主任高东亮说,旧条例主要强调对文物的保护,新条例除了文物本身,还对其周围环境、森林植被、地下水、地貌都进行了保护,将保护的地域范围扩大了许多,在理念上将文物和自然环境看做一体。 该条例将龙门...
广元千佛崖石窟灾害治理及重点窟龛保护修复工程于2011年10月12日开工,一期工程于2012年1月15日竣工,工程造价约为400万元。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清代建筑大云寺修复、“十八罗汉”遗址保护棚建设、参观木栈道修建和石窟区现代构筑物拆除。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施工,整个千佛崖核心保护区环境焕然一新,大云寺柱、梁、檩、椽、门窗等糟朽木制构件得以修整,小青瓦面得以补缺,山墙和寺内地面得以恢复;“十八罗汉”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