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一枚直径13厘米的灰陶质瓦当(见图),边轮宽1厘米左右,高于当面约0.5厘米,主题纹饰似乎介于人面与兽面之类,作浓眉大眼、露齿状,周围有两道凸弦纹,弦纹内饰锯齿纹,当背有宽而模糊的旋坯纹。 按贺云翱先生的《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一书分析,此当为六朝时期的南方瓦当,因其边轮窄而明显高于当面,是南北方制当技术不同的主要表现之一。再参考贺先生的分期,从目前出土状况排列,人面纹瓦当类型,仅见于东吴...
秦汉瓦当是重要文化遗产,宋代以来逐渐为世人所重,清代金石家着重研究上面的文字。近年收藏瓦当的风气越来越盛,战国秦汉瓦当的出土也越来越多,新品种瓦当不断出现,秦汉瓦当的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瓦当原品越来越少,于是瓦当作伪也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鉴别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文字和图像瓦当的市场价值高,收藏者多,而一般图案瓦当不受欢迎,所以伪品大多数是文字和动物等图形瓦当。见到这类希奇稀有的瓦...
瓦当又称“瓦头”,因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名。“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艺术欣赏要求的提高,有一个低级到高级、粗糙到精致、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历代瓦当以精美纹饰、瑰丽图案和洒脱文字综合而成的文物价值世所珍视。2005年,连战首次回到儿时的故乡西安,市政府以“国礼”规格赠以汉“长生无极”瓦当。 瓦当的艺术价值在于瓦...
1980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将他在华50多年收集的3600多件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他的第二故乡甘肃山丹,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保护和展示他捐赠的珍贵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山丹县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内珍藏和展示路易·艾黎的生平图片、实物及事迹以及他捐赠的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种类繁多,品位较高...
双龙背项抵角饕餮纹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古文解释之“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
3月18日上午,市博物馆“汉代四神瓦当”——拓片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在社教活动室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市区的2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参观展厅认识拓片、观看PPT了解拓片、讲解用途示范教学、动手实践制作拓片。首先,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参观博物馆一楼“宿迁文明发展史”陈列展,重点介绍馆藏文物——瓦当。在观察瓦当过程中,有的同学问工作人员:“瓦当是做什么用的,上面是什么图案?”...
资料图 安康市花园民俗馆藏有一块“飞鸿延年”大瓦当(图1)。该瓦当为圆形,青灰色陶质,古朴美观,包浆古润,品相完好。当面直径19厘米,高起沿,沿宽1.2厘米,下沿厚2.8厘米。当面上有“延年”两字,字体处于篆隶之间,下为一伸颈展翅之飞鸿,在飞鸿及“延年”之间有对称分布的八个乳钉,还有飞鸿张嘴欲衔的一个小乳钉。这九个乳钉,即“北斗九星”。 对于“飞鸿延年”瓦当,考古专家及学者有两种解释:...
文字瓦当始于秦汉,多以建筑名称、纪年、记事和吉语为主要内容,北朝文字瓦当多见于十六国后赵邺城、辽宁三燕龙城、北魏平城及六镇诸地,至北齐、北周、隋唐以后,随着佛教文化发展,逐渐被兽面、莲花瓦当取代。 北朝文字瓦当中,尤以北魏平城文字瓦当最为丰富、精致,堪称上乘之作,已发现的内容多以吉语出现,如“大代万岁”“皇魏万岁”“万岁富贵”“忠贤永贵”“永昌长寿”“传祚无穷”“家孙万福”等吉语瓦当。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昌邑市博物馆从馆藏出土的瓦当中整理出战国至秦汉瓦当数十种,现就挑出的部分战国瓦当与同仁共同赏析、探讨。 瓦当即筒瓦之首,有半圆和圆形两种,有的瓦当造有“瓦”、“当”字样,故此得名。其作用为庇护屋檐,挡板瓦间隙,也可为装饰之用。 关于瓦当的种类...
秦始皇、汉武帝等皇帝,生活都很奢侈豪华,好大喜功,他们大兴土木,修宫殿。后代很多诗人曾对此加以描写,如“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这一点仅从陕西咸阳渭城至临潼一带宫殿遗址的范围、残片、瓦当及破损的建筑构件就可见其一斑。帝王们崇尚厚葬,修陵寝享殿,宏伟壮丽不亚于宫殿。贵族官吏、地方豪强竞相攀比,瓦当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没有一个时代的瓦当艺术能和秦汉瓦当相比。 秦 夔纹瓦当 ...
瓦当是一种粗陶制品,在生产砖瓦的作坊里生产,用来挡住雨水,使之不进入屋顶,保护房檐的椽木。瓦当比不上日用陶器工艺严格和精细。不晶莹,不华美,只有粗糙的灰暗颜色,但能经受风吹雨打。中国古典的民族建筑艺术有层次、有转折、有起伏。每一座房屋,每一个院墙都有成百上千的椽头,每一个椽头上有一个瓦当镶嵌在上面。朴素的造型、优雅的图案,整齐划一地横列起来,整个建筑立刻增加许多艺术气氛。这些瓦当像灰色的珠链,它的...
馆藏“太平天囯”字样的瓦当原件(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提供) 1861年5月28日,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入金华,侍王李世贤随即将此地作为浙江军事指挥中心。在修建侍王府时,专门定制了一大批“太平天囯”字样的瓦当,铺满屋檐。1863年初,清军收复金华,这些瓦当自然毁坏无存。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民间陆陆续续发现几十片瓦当。奇怪的是,直到今天,文物部门仍然没有发现烧制这批瓦当的窑口。 专家说,“太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