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乾巛齐量”瓦当再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瓦当始于秦汉,多以建筑名称、纪年、记事和吉语为主要内容,北朝文字瓦当多见于十六国后赵邺城、辽宁三燕龙城、北魏平城及六镇诸地,至北齐、北周、隋唐以后,随着佛教文化发展,逐渐被兽面、莲花瓦当取代。

 

  北朝文字瓦当中,尤以北魏平城文字瓦当最为丰富、精致,堪称上乘之作,已发现的内容多以吉语出现,如“大代万岁”“皇魏万岁”“万岁富贵”“忠贤永贵”“永昌长寿”“传祚无穷”“家孙万福”等吉语瓦当。

 

  “乾巛齐量”瓦当,泥质灰陶,直径14.5cm,当面布局以井字格分区,四面各置一字,上缺一字,当心饰圆乳钉,即置于井心内,四字之间饰以小乳钉,各乳钉外饰一圆弦纹。

 

  “乾”,整体隶意,最后钩笔上已现楷风,字同“乹”。

 

  “巛”,隶意古拙,一为“川”本字。《唐韵》“巛,川本字。”《说文》“巛,贯穿通流水也。”巛是川字的常写法,意为海川。而在传世文献中,坤卦的卦名也可写作“巛”“川”。南朝《玉篇》“巛,古文坤字。”《北史魏文帝》载“太和三年,巛德六合殿成。”巛表坤意。从出土数据来看,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坤卦卦名即写作“巛”,而以“坤”为卦名的资料都较晚出。郭静云教授认为“古坤作,此即转横画为”。也就是将“巛”“川”与“坤”即视为古、今字的关系。从卦意讲,《说卦》言:“乾,健也。坤,顺也。”“川”的上古音是shun,既是“顺”的声符,也是其本字。如廖名春提出“巛,就是顺”的说法。马王堆帛书乾卦的卦名为“键”,又恰与《说卦》所言相应。廖名春先生据此认为“坤卦本名顺(巛),作为阴阳相对的反对卦,乾坤对举,一为柔顺,一为健刚,卦画相反,卦义也相反。”故“川”(顺)字亦完全可以表达的旨意。“巛”“川”,表坤意时,实为同字。

 

  “齐”,“齊”字之异体,书风与魏晋时期的隶楷相近,虽有隶意,但点画又具正书之法。书法稚拙散漫,魏晋遗意犹存,是典型的隶楷之变时期风格的反映。

 

  “量”,上有微缺,按照笔走势、上部残存的笔划,细察之,确定为“量”字,而非“重”字,字体布局整齐缜密,结字工正严谨,仍保留了隶书的写法,特别是最后一横,“蚕头燕尾”,隶书波势尚很浓厚。

 

  瓦文整体风格是以隶书笔法写楷字,笔画尚有浓厚的隶书笔意。对照北魏寇谦之所书《北魏嵩高灵庙碑》《云冈石窟五十四人题记》等北魏平城时期魏碑书法,大有相近之处,集中体现了当时魏都书法的基本面貌。

 

  “乾巛”一词,为“乾坤”二字的北魏时期常见写法,《周易说卦》记载:“乾为天坤为地。”

 

  “齐量”一词见于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其辞曰:“观海齐量,登岳均厚”,齐量、均厚思想即是道家庄子所提出的“万物为齐”的齐一思想,世间万物,包括人的意志思想,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是齐一的。“乾巛齐量”即“乾坤齐量”,意为天地的容量是一样的,是齐一的。

 

  综合北魏平城时代背景、宗教环境及都城建设,愚以为,此瓦文意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反映北魏太和时期“二圣政治”的含义。

 

  “二圣政治”指的是在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和文明太后(冯氏)的共同执掌朝政,推动北魏汉化的政治现象。太和年间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造像,双窟开凿的风靡一时,即与其作为孝文帝、冯太后“二圣政治”宗教宣传品的现世理论有关。在云冈石窟中期洞窟中多有体现。

 

  《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三年春正月癸丑,坤德六合殿成二月壬寅,乾象六合殿成。三月甲辰,曲赦京师。”此二殿并立,很有可能是当时“二圣政治”的反映,即乾、坤的地位是一样的,而此瓦文“乾坤齐量”亦如此。

 

  二是反映北魏道教思想。

 

  “乾巛、乾坤”一词,《杂卦》曰:“乾刚坤柔。”乾卦、坤卦是道教阴阳思想的核心内容。云冈石窟第六窟(太和年间开凿)中心柱下层椽头有太极彩绘,而此太极图形在云冈石窟中似乎是唯一的一处。北朝时期,佛道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的现象,若此太极彩绘确为北魏时期,则亦符合太和“乾坤合德”“乾坤齐量”的思想。故有待进一步考证。“齐量”一词,《齐物论》中,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道家庄子“齐”的思想。

 

  总之,北魏道教在寇谦之时经历了太武兴道的短暂辉煌后跌入谷底。然在崇尚汉化、包容融合的北魏太和年间,是否有过道教文化融合于都城建筑,又体现“二圣政治”呢?

 

  “乾巛齐量”瓦当或许给了我们一些零散而真实可贵的信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