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周毛公鼎 潘祖荫像 百家论坛其五:民国以来青铜器收藏 谈到青铜器收藏大家,其实始于清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这件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周宣王时代铜器,上有铭文32行499字,毛公为感谢周王,铸鼎记录其实。这件前三代重器,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山东潍坊“万印楼”主陈介祺获得,陈氏收...
五岳纹方镜 (罗伊德·扣岑先生捐赠) 方寸之间写万物,镜映乾坤日月明。在喜庆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之际,“镜映乾坤——罗伊德·扣岑先生捐赠中国古代铜镜展”在上博与观众见面。 罗伊德·扣岑先生是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慈善家、露得清公司前总裁。他早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建筑学与考古学,还选修了有关中...
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幽兰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这个特展是上海博物馆花了大力气,集国内外众多机构所藏元青花瓷器之综合展览,展品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国内也有三十多家机构参展,共有九十多件青花瓷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近年来元青花热已出现了好几翻,缘由还是国外的拍卖会上一只绘有鬼谷子下山图案的元青花大罐拍出了两个多亿的人民币,一下...
凤眼耳铜炉 古玩辨伪之铜香炉17 丁孟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当代铜炉的面貌有以下情况:一是采用江南一带以黄杂铜翻砂铸成,粗劣至极,炉身不加纹饰,双耳上翘如桥形,体轻薄而多砂眼;二是采用现代的失蜡法浇铸技术,此类仿品可以说造型、重量尚可,但细看铜的质地、...
【核心提示】90年代以后,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迅速发展,促使冶铸业的研究重点已不再局限于器物和断代,也不限于青铜器所代表的文化,而是转移到青铜器背后的人和社会,甚至人和自然的关系。 冶金术的起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矿物加工成金属,使之为人类服务。世界各地青铜冶炼术的起源时间、发展道路及其表现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其重要性却为人们所公认。在中国古代,不仅青铜冶炼、青铜器制造的...
警方查获的嫌疑人和8件青铜器 万州警方供图 成都一古玩铁杆瞒着家人将两套房屋抵押,贷款65万来渝淘了8件战国青铜器,正在交易时被民警逮个正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批战国青铜器是假的。近日,涉案的3名嫌犯被万州区警方刑拘。 民警撞上“文物”交易 去年10月3日下午两点,万州区公安局龙都派出所民警李俊林和同事在辖区巡逻时,发现化工大道路边停着的一辆客用长安车和一辆黑色丰田...
该镜直径21.5厘米,为青铜质,圆形,圆钮,兽座,内区为简化博局纹,四边铸有四种瑞兽,边缘有两圈锯齿纹。中区铸有铭文,为“绝照揽心,圆辉属面,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影见,鉴罗绮于后庭,写衣簪乎前殿”。外区分为十二格,每格置十二生肖各一,其间以瑞兽和花卉相隔,外围有一圈三角锯齿纹带,镜缘一圈为二方连续饰纹。此类镜大量流行于隋至唐初,寓意吉祥,祈求平安。 (现珍藏于大唐西市博...
12月29日,郑州古玩城展览馆落成,展厅内一件高和直径均为半米左右的青铜器引人注目:上圆、细腰、顶部有六只蟾蜍横卧其上,栩栩如生…… 据介绍,这件展品叫“东汉青铜鼓”,出自南方。铜鼓长期被上层贵族所把持,以显示其权力和地位的显赫及作为神权的象征,青铜器的声音又非常清脆,还可以用力击打用来召集军队。“古代人很聪明,这件青铜鼓实现了...
那是在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一天,应朋友之邀到洪都滕王阁古玩市场一家古董店里看几件青铜器,在店老板的热情接待下,摩挲品鉴了青铜器一阵子,感觉不怎么样,正想要离开店里时,忽然在门右侧橱窗一角见有一件古朴的多足铜灯,我顿时停下脚步,并提出麻烦老板打开柜门将此物拿出来看看,老板当然高兴。在对这件铜灯的造型、纹饰和锈斑、皮色等一一加以审视后,我认定这是一件古物,是唐、宋时代流行的一种兽首提梁铜灯。最后,我的朋...
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从今年6月份开始,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局部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发现了东周时期的冶炼场地、探矿井等遗迹。 其中,在遗址冶炼场地发现的一片脚印极为珍贵,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批足印先后分三批发现于遗址南部发掘区,共计35枚。 2012年8月29日,考古人员在2号探方中部的冶炼界面首先发现16枚脚印。9月5日,湖北省文物局率专家...
【类别】:铜器 【年代】:西汉 【文物原属】:河北满城汉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是一种熏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用品。1968年在满城汉墓中出土,是国内现存最精美的西汉青铜器之一。2010年作为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精致的纹饰,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炉座铸出透雕的纹样,作三条...
古滇双兽耳青铜釜 在本期的“每周一宝”栏目中,向古玩艺术品投资收藏爱好者推荐的是一件古滇国双兽耳青铜釜,这样的古滇青铜器稀少罕见。 这件青铜釜高19.2厘米,宽40.5厘米,口径28.5厘米,重3310克。撇口,鼓腹,双兽环形耳,器型硕大,造型敦厚。经昆明高古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鉴定,确认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西南地区产品,而这一时期,正处于滇池边曾经高度发达且神秘莫测...
清晚期《洒金双耳铜炉》 清晚期《象足铜炉》 古玩辨伪之铜香炉15 丁孟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微博]文物鉴定委员。 清代晚期铜炉制作出现了新的趋势,这同铜炉的日用化有关。此时,铜炉的使用范围比前朝大为普及,坊间制造了更多的用炉,普及化的用炉自以素面...
猴、牛、虎、猪、马四尊铜首已经回归祖国。(资料图片)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清朝乾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 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现已知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