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武汉1月24日专电(记者 王贤)考古学家近日在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了一件带有随国国名的青铜器。这是我国首次经考古发掘的随国铜器,对探讨著名的“曾随之谜”有重大学术价值。 据主持发掘工作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他们在文峰塔墓地21号墓葬中发现了这个长21厘米、高15厘米的戈,铜器上刻有“随大司马獻有之行戈”铭文。“"随"是国名,"大司马"是古代掌握兵权的一种官员,"獻有"是人名...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文峰塔墓地发掘工程,完成了65座墓葬中最大一座墓葬的文物提取。至此,2012年6月以来随州文峰塔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这是继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擂鼓墩曾侯乙墓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2011年6月至去年5月,为配合随州城市...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文峰塔墓地发掘工程,完成了65座墓葬中最大一座墓葬的文物提取。至此,2012年6月以来随州文峰塔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这是继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擂鼓墩曾侯乙墓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2011年6月至去年5月,为配合随州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对随州义地岗一带勘探出的墓葬进...
记者昨日从海口市博物馆获悉,100件出自武汉市博物馆馆藏的国家级古铜镜文物,明日起将在海口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免费展出。据悉,这是我省第一次举办古铜镜专题展览,也是武汉市博物馆馆藏古铜镜首次在海南展出。 市民可免费参观百件精美古铜镜 此次展览主题为“古镜含容,鉴耀南国”,展出时间为18日至3月底。市民可从海口流芳路五公祠后门处进入海口市博物馆,免费参观。据介绍,100件古铜...
阴阳曲刃青铜短剑(实习生葛宇飞记者邹斌摄) 1月25日,省博物馆今年首个省外大展——“黄金草原”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物展将开幕。昨日,数百件来自草原的珍贵文物抵汉,阴阳曲刃青铜短剑等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现真身。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位于省博物馆二楼的展厅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将一件件珍贵文物定柜摆放。据内蒙古博物院专家张闯辉介绍,此次来鄂展出的...
图为:刻有铭文的随国戈。(记者 包东喜 楚天快报记者 金业兴 摄) 21日,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已近尾声(本报19日已作报道),截至21日,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余件,其中出土的随国国名青铜戈,系建国以来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对研究曾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本次发掘工作中,除首次发现“亚”字形大墓,首次在随州发现曾国车马坑外,21日,在...
2000多年前的战国铜剑和二战时期的德国钢刀 一把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铜剑,一把是二战时期的德国钢刀,一把是仿战国铜剑,昨日,这三件文物由九洲港派出所移交市博物馆。据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忠介绍,战国铜剑和德国军刀首次入藏市博,而战国铜剑是迄今为止市博物馆收藏的最古老的铜剑,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 战国铜剑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所用 记者昨天在市博物馆看到战国铜剑、德国带鞘军刀、仿战国铜剑三...
资料图片 近来,记者注意到,铜器以其古老、稀有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藏家青睐,很多铜器老店铺也逐渐兴隆起来,老铜器藏品正在迎来黄金期。 【铜器收藏迎来黄金期】 记者在天津市古文化街看到,铜壶、铜扇、铜鸟笼、铜麻将等各式各样的铜器挂满小店铺内。“这里销售各种铜制品,最贵要数这套紫铜厨具,目前售价千元以上,而最便宜的则为30元一对的‘大铜铃铛’。...
资料图片 这是一个泛着迷人的幽蓝色光彩的世界,林林总总的文物在这个世界里都变得清晰而透明我们将目光暂且只放在青铜器上,看这个经由X射线成像技术开启的新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它如何辅助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其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给司母戊鼎拍X光 22年前参与拍摄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X光照片时的诸多细节,胡东波至今记忆犹新。作为王室祭祀用的青铜重器,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后期青...
战国 镂空钮蟠龙纹镜汉代 “景公之象”铭四乳瑞兽纹镜唐代 菱花形仙骑纹镜金代 “上京都僧录司”款单龙镜明代 掐丝珐琅花卉纹特种工艺镜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在古代,铜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