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信息 战争、献俘、纺织、狩猎、放牧、斗牛……这是古滇青铜器上反映的生产生活场面,古滇国在不到500年的短暂历史里创造了“世界级青铜器”的辉煌历史。然而,古滇文明为什么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靠什么联系和交流?靠什么记录生产生活? 在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的刻纹铜片上,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类似于原始图片文字的刻纹图画…̷...
目睹 家庭式作坊遍布全村,工艺简单,“只要看一遍,谁都会做” 步入河南省伊川县烟涧村,在马路边和村民家外墙壁上,随处可见“出售青铜器”、“批发天子驾六”等招牌;穿行村中,抛光机和电焊发出的尖啸声不绝于耳,烧炉子的烟囱冒着黑烟。 烟涧村因出产仿古青铜器而闻名中国甚至世界。网络有数据称,该村的专业加工户达300多家,从业人员...
专家近期修复后的青铜护腿。新华社发 陕西考古学家通过对去年意外发现的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文物的清理和研究,发现了现存时代最早的青铜护甲(距今约3000年前),这表明青铜时代的将军们不仅有青铜甲护腿,还应有青铜护胸等。 古墓现3件铜甲 据陕西省宝鸡市考古队队长刘军社介绍,秦兵马俑往往身着甲衣,但材质不明。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的铜甲,给人们提供了比秦兵马俑时代早七八百年的青铜甲衣实例,这对于研究和理...
2月28日,铜川市文物旅游召开2013年文物旅游工作会。铜川市副市长何尚民出席并讲话。 会上,铜川市文物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善利向会议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12年全市文物旅游工作成绩,并安排部署2013年全市文物旅游工作任务。何尚民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争取加快铜川景区的开发、建设;要夯实文物保护的相关责任,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活动;推广“照金模式”,按照管理与经营分离,市场...
双面人四管铜器座 双面人形造型罕见 1993年,洛阳林校(今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车马坑考古发掘现场,一个形状不大,但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件吸引了所有发掘队员的目光。用刷子轻轻拂去泥土,一个极为罕见的双面人造型的四足底座真容显现,让大家喜出望外。 该双面人四管铜器座通高15.5厘米,由四角四管形器组成,管下有乳头状实心足,以十字形连接各管,十字正中有一双面人,两耳宽大,鼻头高突,嘴微...
陈年可以忘爱盘 陈年可以忘爱盘(背) 西宫秋怨盘 西宫秋怨盘(背) 去年今岁,连续两届大连夏季“艺博会”上,笔者先后购藏一对团扇式刻铜茶盘,赏心悦目,佳偶天成。一只“寅生刻”款,唐朝诗人王昌龄“西宫秋怨”诗意图(图1);另一只“陈年”款“可以...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资料及图片/董理提供 我国古代有焚香的习俗,或燃香洁室,或熏衣染被。“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这是汉晋六朝文人对熏炉和香所作的隐喻吟咏。在焚香器物中,汉代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堪称最为精湛的博山炉之一。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于1981年在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一座陪葬坑中出土,是一件陪葬品。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而这座陪葬墓属于他的姐姐阳信长公主。炉的外侧...
故宫铜缸被刻字 “今日,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这两天,一条微博引来众人关注。原来,几天前,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由于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下颜先生将此事发到微博上,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
中国青铜文化源自夏代晚期,1959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代宫殿遗址,出土了鼎、斝、爵、盉等最原始的青铜器。其后在长达1500余年时间的夏、商、周时期,古代工匠创作制造了许许多多各种用途、各种器形的青铜器,中国青铜文化得到了辉煌的发展。作为青铜文化载体的青铜器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大多数出自墓葬、遗址或者窖藏。不同的储藏条件、不同的储藏环境造就了青铜器表面不同结构、不同外观效果的锈蚀物。 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