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杨传耕手捧的就是上海藏家冯先生从日本藏家千石唯斯手上买来的价值3500万元的那面直径21.8厘米的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杨传耕收藏的“日有熹”草叶纹镜。 与杨传耕失之交臂的“海兽葡萄镜”。 杨传耕收藏的“贴金银博局纹镜”。 杨传耕收藏的“吾作明镜”鎏金神人神兽纹镜。 刘东收藏的“双...
中国文物网(编辑李秀远)近些年来随着各种鉴宝节目的火热,收藏群体也在迅速的扩大,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如何评定一件文物的价值是入门课、必修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那么究竟评定文物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收藏者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近日中国文物网就这两个问题专访了著名书法家、文物鉴定专家、北京古街书画院院长刘育新。 文物价值很难判定 刘育新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有...
明嘉靖 戗金彩漆龙凤纹镜 泓盛2012年铜镜秋拍将于12月20-23日举行,紧随“澄质朝神”春拍专场的步伐,我们即将推出“澄空鉴水-铜镜专场”,160余面精心甄选的佳镜,期待各位驻足品鉴。 本场一件“明嘉靖戗金彩漆龙凤纹镜”的拍品备受瞩目,镜背戗金填彩漆工艺,装饰万字地纹及龙凤戏珠纹,主纹中心为水波纹火球,右侧一龙...
夏商时期,皖江南岸先民如何采矿、炼铜?日前,我省考古部门邀请北大专家,对铜陵师姑墩遗址文物进行科学检测和鉴定,这一问题或将得到答案。 师姑墩遗址是皖江南岸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遗址,在这里发现的陶范(陶质铸铜模具)等珍贵文物,也被认为是我国考古学界第一次在长江南岸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的铸铜痕迹,很可能将证明“铜都”先民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掌握铸造青铜器的技术。 【行动】北大专家受邀...
复制的清乾隆铜钟 浑厚的钟声,在南钢的厂房里传出来。昨天,为拉萨关帝庙复制的“清乾隆铜钟”起运拉萨。 “清乾隆铜钟原件已经200多岁,敲不响了。为了保护文物,我们决定对它进行入库修缮。复制的铜钟,将放在关帝庙原来的位置上,供游人参观、祈福。”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刘世忠说,这回一共复制了两个,除了放在关帝庙外,还将放在博物馆内,供游人参观...
近日,“2012年度河北省文博系统青铜器鉴定高级培训班”在涿州举办,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主任刘建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孔祥星、保定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王胜利等出席开班仪式。此次培训班课程内容贴紧实际工作,针对性强,突出历代铜镜和汉传、藏传金铜造像,授课老师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有坚实的专业功底国。孔祥星先生、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对战国至明、清时期铜镜鉴定知识进行了深入浅...
二十多年前,明代至清代乾隆期间精制之铜鎏金佛像或观音菩萨像,品相上等者拍卖价从十多万元至二百多万元,视该骨董大小与工艺等因素而定。现今,辄升至数百万元,甚至逾千万元。 古代铜鎏金像不易仿冒,盖制作工序甚复杂,要经造金棍、煞金、抹金、开金、压光等等细琐工序,古人秘法几近失传;改用现代技术得出效果却迥然不同。 其实,远自魏晋南北朝,以至唐、宋、元三代,铜鎏金工艺已日益进步,尤其是北齐和北魏者更形古...
这枚铜镜直径14.6厘米,为青铜质,镜为八瓣菱花形,半球形圆钮,素缘,内区雕有振翅欲飞的双鹊和奔跑游戏的狮子、麒麟各一只,中间填以卷草和花枝;外区为卷草、花枝、蝴蝶间隔相配的纹饰。整体内容丰富多彩,灵动活泼。(现珍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近日,信阳市淮滨县文物执法部门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及时追回3件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 12日6日上午,该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固城乡大吴网村窑场有出土文物被哄抢。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依法责令停工取土,实施现场保护。在对窑场负责人吴兴合询问时,吴兴合回答:“别的没有什么,只有这些残片”。执法人员立即向县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吕其顺作了汇报。吕其顺带领淮河博...
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秦国制造的兵器——青铜矛。这件青铜矛铸造精美,保存较完好,造型很像一支短剑,其表面的光泽清晰可见。青铜矛长15.6厘米、宽2.6厘米,矛叶较窄、中部起脊,两侧自锋尖至骹处为狭长弧刃,粗长圆骹两侧穿孔,用以插柲捆系。骹两面刻铭文,正面铭文:“三年相邦吕不韦造,上郡守□高工□丞甲工□”19个字...
18日记者从新疆哈密市文物部门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大力配合下,对亚尔墓地进行了初次发掘。截止目前,已清理墓葬365座,面积约4400平方米。 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上世纪80年代发现,1992年公布为哈密市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分布较为密集,数量在500座以上,墓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墓地破坏严重,大部分墓葬无地表标志;墓室平面以圆角长方...
1、青铜尊 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它的制作很可能是首先铸...
家住汨罗市白塘乡曹家村的刘先生最近拾了一件宝。12月12日,他散步时在一处挖土机填埋的路边发现一件象形青铜器,该青铜器重13.05公斤,长52cm,宽28cm,厚度有1.5cm,上面有九个凸出的圆点,用铁器敲击时可发出9种不同的声音。 经市文物专家初步鉴定,青铜器为象罄,是古时贵族使用的打击乐器,属商朝文物,距今约有3千多年历史,文物专家还表示,此类乐器出现在南方实属罕见。目前,文物正等待省有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