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壶春瓶创始于宋代,它由诗句中的“玉壶先春”而得名,其撇口、细颈、溜肩、圆腹、圈足的造型体现了柔美、高雅的情态,是中国古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文物收藏家所珍爱。 这件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为中国长三角收藏研究会荣誉理事、资深藏家胡平先生所珍藏。瓶高27.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5厘米,青花发色呈铁灰色,胎质粗糙,圈足平切,纹饰流行于元明时期。对此瓶的断代,唐恺、宋...
碗径15厘米,撇口,口沿略外翻,直腰深腹、圈足略高,胎质细白,内外施满釉,釉层厚润呈色亮青,碗外壁釉下用青花绘荷花纹和连续波浪纹,内底绘人物纹青花呈色深蓝,有结晶斑,用笔流畅,形象生动,应为明代弘治时期由景德镇民窑烧制。现市价在5000元左右。
碗径16厘米,撇口,斜腰,深腹,酱口,胎体轻薄,胎质细白,胎釉结合紧密,釉色亮青莹润,碗外壁釉下用青花勾勒出山、屋、船、树、飞鸟的轮廓后,用淡青涂染坡石,远山后,施以杂点,且青花呈色明亮,已逐渐向著名的康熙时期“翠毛蓝”青花呈色转变,此碗与上面另一件碗相比,题材十分相近,但此碗画工更为工细,勾皴之法更接近宣纸上的水墨笔法,山石、树木的造型秀美,水岸边柳树之造型之用笔甚至超过了明末清初时期一般小有名...
器高36厘米,造型独特,外壁绘青花五彩天马纹饰,底足双蓝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首先,此类器型古之未见,天马纹见于明代成化时期,其他纹饰为明代中后期出现,彼此之间矛盾,而其他各方面的现代烧制特征明显,应是一件水平较低的臆造品,市价在200元左右。
元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 造型奇特。小口短颈,矮圈足,腹体扁圆。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鸟飞翔于花丛之中。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有晕敌现象。 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
瓶高40厘米,藏友定为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从照片中看其呈色接近于青花料,当然这是一件水平不高的仿品,画法粗看仿自洪武,但细部摹描仍不到位。
这件清乾隆青花太平有象尊,1986年出土于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村,现藏于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通高11.2厘米,宽11厘米,长13厘米。尊为象驮宝瓶造型,象呈卧姿,回首张望,长鼻高扬,尾巴贴身上翘,背部鞍座上驮有宝瓶一只,瓶身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器物底部露胎,胎质洁白,坚硬致密,瓷化程度非常高。除器底外,器身满施透明釉,釉色白中泛青,纯净晶莹。器物充分利用了釉下装饰手法,于施釉前先在胎体上刻画出深浅、长...
罐高18.4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7.6厘米。形制呈直口、折肩、直腹、圈足,为康熙粥罐造型之一。颈部画竹,这是康雍时期在青花笔筒的外口边沿下常用的一种装饰图案。松、竹、梅在瓷器上有“岁寒三友”称谓,源于元代时的文人画,有时,分别以单一的松或梅或竹为边饰,寓意“君子之道”。器腹的主题图,人物作冥思遐想状,系袭明代画意,也属不折不扣的文人画,类似图案通常多见于康熙、雍正时期的大盘上。其青花的颜...
缸高5.4厘米。宋代时,景德镇诸窑场已有“官窑”产品供御。但宋元时期的所谓官窑器,其实是民窑精品,是从民窑中百中选一,千中选十筛选的贡品,并按“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方式组织生产。当时,全国除了北宋时的汴京和南宋时的临安有官窑外,其他地方还未设置专门机构以生产官方用瓷。明代洪武年间,景德镇始建御窑厂,万历时,御窑厂被毁,至明末时也未见恢复。顺治时期,景德镇仍沿袭宋元以来“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供御...
康熙仿嘉靖款青花八骏图碗,清,口径16.7厘米,底径6.5厘米,高5.5厘米,现藏于安阳博物馆。 敞口微撇,斜壁深腹,平底,圈足。口沿施酱釉,内外均施白釉,釉色泛青。器表饰青花八骏图为主题。口沿内外及圈足均饰青花弦纹。圈足内为二行六字青花双圈楷书“大明嘉靖年制”仿款。外腹绘神态各异的七匹骏马,息憩、奔跑于草地之上,山石之侧,流云之下。内底青花双圈内另绘一马卧于月下坡石上。外壁内底组合起来,就...
图中所示这件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罐,高12.8厘米,最大直径13.2厘米,口径6.7厘米;圆腹广口,品相完好。其器型规整大方,胎质洁白细润,胎体厚薄适中,釉质细腻莹亮,圈足露胎处呈淡褐色,胎釉结合自然。 瓷罐青花发色纯正,富有层次,柔和淡雅。罐身一周以青花绘就五只狮子。五狮图案几无区别,张牙舞爪,头略上昂,双目圆瞪,其颈部、脊柱、腿脚等处有丝丝细毛,后腿跑动,活灵活现间自有动感,狮子周边有火焰及...
罐高17厘米。康熙早期,青花以浙料为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灰暗。康熙中期,部分使用云南产的珠明料。珠明料的色调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宝石蓝之美,鲜蓝而不火气。康熙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 人们常把康熙青花誉为“康熙五彩”“墨分五彩”,是因为在康熙青花上大抵会出现“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这五种不同深浅的色阶。古籍上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
这件清代青花人物弈棋图瓷瓶(见图),高53、口径24、底径21厘米;敞囗,尖唇,曲颈,弧腹,腹下敛,浅圈足;通体哥釉,小开片纹。器腹上绘有云彩及一棵古朴苍劲的老松树及山石,树下有两位老者正在全神贯注地弈棋。从他们的着装上看,头戴帽、身穿袍,眉清目秀,胡须飘逸,似为高士风貌,画面情趣盎然。从瓷瓶本身看,体形硕大,秀美雅致,胎质细腻,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堪称清代民窑瓷器精品。 弈棋,即...
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瓷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其瓷器外销最为兴盛的时期。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在带来经济交流繁荣的同时,也促进着文化交流与交融。东西方不同文明,不同审美观念,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通过瓷器这个载体,在交流与互动中绽放异彩。 清代仕女画面的瓷器在外销瓷中十分常见,如仕女撑伞、仕女梳妆、仕女观斗鸡、仕女采桑、仕女放风筝等,足见当时欧洲人对仕女题材瓷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