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青花花卉纹小盖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缸高5.4厘米。宋代时,景德镇诸窑场已有“官窑”产品供御。但宋元时期的所谓官窑器,其实是民窑精品,是从民窑中百中选一,千中选十筛选的贡品,并按“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方式组织生产。当时,全国除了北宋时的汴京和南宋时的临安有官窑外,其他地方还未设置专门机构以生产官方用瓷。明代洪武年间,景德镇始建御窑厂,万历时,御窑厂被毁,至明末时也未见恢复。顺治时期,景德镇仍沿袭宋元以来“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供御形式。到康熙朝,才启用民末“官搭民烧”的办法,并恢复了明初御窑厂那种专为皇室烧瓷的旧制。所以,顺治朝署官款的器物很少,正而八经像官窑器物的亦不多。

 

  顺治时期,由于钴蓝料的提纯、焙制及制作工艺有所提高,青花“已开始能分浓淡和阴阳面的层次,为康熙青花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青花的色调,大致可分为四种”。(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有些精美的顺治瓷,青花呈色鲜蓝青翠,色调上同康熙青花中发正蓝色的相近。

 

  此盖缸即属顺治时期发色较好的青花瓷,于1998年出现于国内的拍卖市场,当时估价1.5—2万元。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