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紫阳县县衙人员的俸银资料。 近日,安康市收藏爱好者罗先余发现了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紫阳县衙人员的俸银资料。该资料为手抄本,记录着从知县到轿伞扇夫的“年工资”。 昨日上午,记者在罗先生的家中见到了这本“工资”手抄本,该手抄本白绵纸质,长宽各20厘米,共13张25页,正反两面书写,两页合订处中缝均加盖紫阳县印,县印为6.8厘米×6.8厘米...
11月24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汉中市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汉台区普查时,发现清代戏班题记,获得重要成果。题记位于汉中开发区凹口寺村豁口寺戏楼,戏楼也是在本次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古迹。 据介绍,豁口寺戏楼在汉中城西10公里,是汉中至勉县的必经之地。戏楼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悬山顶,外墙包砖,高台。戏楼分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后房间用木质挡板隔开。前台口宽4.5米,深4米;后台宽8米,进深2米。据《陕西...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呼和浩特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珍贵的清代蒙古族节庆礼佛图卷。据介绍,这批图卷对于研究清代蒙古贵族的风俗文化具有重大价值。 这批图卷被分装在4个大画框中,总长1.2米、宽1.5米,描绘了清代浩浩荡荡的礼佛游行队伍,其中有各种僧俗人物数百个,还有众多车辆、旗幡、伞盖、佛像等。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蒙古贵族巨幅礼佛游行长卷。 按照计...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物普查队在对泰山区邱家店镇进行普查时,在中旧县村发现了一尊古代石将军造像。 造像位于中旧县村最南边,靠近柴汶河的地方,据现年80岁的村民吴锡长先生说:“此尊造像原来镶嵌在位于目前位置以北约10米的中旧县村寨墙南门里的墙上,在他小时候就常见有人给神像上香。原来有两块碑刻在造像身边,后来被村民砸坏,做了房子的地基。”最近几年,...
在经济环境严峻的情况下,艺术品能否拍卖出高价,很取决于其质素与稀罕程度,佳士得秋季书画拍卖会,推出清代八大山人册页,估计成交价在三千五百万元至四千万元之间。 十六开册页较罕有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副总裁游世勋昨日在记者会上介绍说,这套清代八大山人《山青水碧鸟语花香》册页,共有十六开,包括十六幅水墨画及一幅书法,估价待询,他估计成交价约在三千五百万元至四千万元之间。游世勋说,这本册页由一个日本古...
在山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近日在新绛县古交镇永丰庄的关帝庙正殿内,发现保存完整的以关羽生平事迹为内容的清代壁画,这在我省的寺观壁画中实属罕见。 我省运城市是关羽的故里,关羽(160—219),是三国时蜀汉著名的将领,一生为人忠,与友信,富豪情,重义气,儒雅兼通《春秋》,勇迈绝伦,备受世人爱戴和崇敬。殁后又极尽尊荣,宋封王,明封帝,清尊圣,可谓褒封不尽,且庙宇林立,享祀无限。近日,新绛、稷山两县...
一本本线装书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南京图书馆的书架上,仿佛能听到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但是,这些宝贝的生命正在一天天地萎缩,我省360万册古籍,有三分之一亟待修复,然而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形势相当严峻。昨天,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南京图书馆举行了开班典礼。 60万册古书修补需千年 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马宁介绍,我省公藏古籍360万册,其中有三...
一本本线装书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南京图书馆的书架上,仿佛能听到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但是,这些宝贝的生命正在一天天地萎缩,我省360万册古籍,有三分之一亟待修复,然而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形势相当严峻。昨天,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南京图书馆举行了开班典礼。 60万册古书修补需千年 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马宁介绍,我省公藏古籍360万册,其中有三分之...
闻喜新发现的清代仇氏家族牌楼 12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闻喜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郭家庄村口新发现一处清代仇氏家族碑楼群。据民国7年版的《闻喜县志》记载,此碑楼群所载人物为当地仇氏家族族人。 工作人员介绍,这处碑楼群位于村口约130米长的道路两旁,共5座碑楼、1座牌坊、1通碑刻,建造年代为清朝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年间。这些碑楼为石质材料,建于块石垒砌的高台基上,四...
日前,莱州市某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据专家初步分析,这是一处清代夫妻合葬墓,对研究清代烟台地区的风俗习惯、墓葬的迁徙演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日上午,记者在莱州城港路街道的一处施工现场看到,莱州博物馆的专家们正在对这处墓穴进行考察。记者看到,这两座长方形墓葬挨在一起,墓室是由彩绘的青砖堆砌而成,上面除了刻有水磨雕花装饰外,还有清晰可见的文字,做工考究、颜色鲜艳。墓室里面是加盖木棺,...
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队日前在位于西安南郊的长安区发现一清代武将家族墓地,墓主张氏为清代望族,祖籍榆林、迁居长安,七世十三人,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朝,除一人为进士外,均为总兵武将。 据介绍,张氏家族墓地分布于长安一带,由南北两处墓地构成。其中,北墓地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一带,埋葬张鹏程、张玉麒、张祖谟三代,现存封土。上世纪九十年代年曾被盗贼掘墓开棺,墓内文物被洗劫一空。 南墓地位...
大足发现的壁山神碑刻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大足县中敖镇东灵寺遗址发现一座乾隆年间的碑刻,记载了巴渝地区重要的地方性神灵壁山神的功德。据悉,目前以壁山神作为主体的信仰史料极为少见。 大足“三普办”工作人员介绍,东灵寺建于明代,此次发现的壁山神碑刻高1米左右,记载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当地民众和僧人等出资者姓名以及其造像过程、壁山神的功德等。目前,东灵寺还供奉着...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部门获悉,文物普查工作者日前在山西河津市樊村镇樊村堡村内,新发现10余处古民居建筑。据文物工作者初步考证,此处建筑群建于清代,其中有3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据河津市博物馆副馆长马鹏亮介绍,樊村堡村三面环沟,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故又名“金汤村”。为躲避战祸,当时的富贵人家元末时迁到此地,并在村四周筑起城墙,南边筑城门、门楼,村内小巷均是丁字形...
墓前所立的石麒麟造型精美,保存完整 西安市近日在长安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清代名臣“张勇墓”,墓前还保存着多件造型精美的石刻。“张勇墓”所处环境为地势高亢的台塬,当地人称为“张侯坟”。据史料记载,张勇字非熊,明末清初咸宁人,明末为副将,清顺治二年(1645年)归于清,先后平定了甘州、肃州等地之乱。康熙时因云南吴三桂之乱,危...
近日,广昌县文物普查队员在该县驿前镇赤岭村宋家村小组万寿宫观的神龛墙壁上,发现了一幅少见的反清隐喻画。 据了解,该画高1.85米、宽0.9米,画面上有两只喜鹊和一只蜻蜓。画面的水墨和色彩有些褪色,但画笔线条清晰,保存基本完好,画面上的两只大喜鹊,站在一棵梅树枝上,在两只喜鹊之间,一只较小的蜻蜓,表情惊恐,欲逃不能,仿佛被喜鹊玩耍戏弄。该市有关文博专家认为蜻蜓与喜鹊在一起的画面极为少见,这是一幅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