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7日,甘肃省直石窟管理机构整合移交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标志着甘肃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所三家石窟管理机构整建制划入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出席并作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迟润林,省文化厅厅长孙伟、省编办副主任王久武等领导,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省直各文博单位负责人参加仪式。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主持移交仪式。 夏红民在讲话中强调,一要统一思...
2017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1月19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梳理过去一年甘肃文物工作成果时表示,主要指标稳中有增、科技创新可圈可点、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甘肃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达330个,采集登录文物数据42.34万件套,实际数量195.84万件,全面摸清了可移动文物家底。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总数增至556处。 马...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官方1月19日启动《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承载着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等印记的大批文物将通过此“活”起来面世,并与公众“互动”。 当日,《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文物志》就像一扇窗口,透过它能够在方寸之间领略甘肃文物的多样风采,体验华夏文明的博大...
1月19日,记者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透露,2017年,甘肃将结合“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发挥“数字敦煌”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将文物数字化应用领域向“数字甘肃石窟”拓展。 2017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19日在兰州举行。马玉萍说,今年将研究制定甘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物价值挖掘创新、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工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发数字化...
1月17日,甘肃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石窟三大“国宝”级石窟正式纳入敦煌研究院管理,与相隔千里之遥的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合家”保护。后者70余年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将助前三者像莫高窟一样被“呵护”。 当日,甘肃官方在兰州举行省直石窟管理机构整合移交仪式。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表示,至此,敦煌研究院将成为中国文物管理单位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综合性文物科研机构,...
1月9日,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刑侦局组成调研组,到甘肃省开展被盗(丢失)文物调研工作。调研组在兰州召开座谈会,并到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调研。 座谈会上,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公安厅刑侦局、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全国被盗(丢失)文物调研情况、陕甘两省被盗(丢失)文物信息收集和统计情况,探讨交流了如何更好地...
2016年12月26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1月6日,记者从天水麦积山风景管理区获悉,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了21件雕塑和20件壁画作品参展。据悉,此次去成都参展,是麦积山石窟精品文物25年来的首次外展,意义非同寻常。 据了解,本次展览自2016年12月27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绸之...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K32全景图片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开展了2016年度考古工作业务汇报,共汇报12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和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包括马家窑遗址、齐家坪遗址(中美合作项目)、张掖西城驿遗址、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侯红伟关于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车马坑K32的汇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悉,车马坑K32是礼县大堡子山遗址M32附属的...
2016年12月26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1月6日,记者从天水麦积山风景管理区获悉,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了21件雕塑和20件壁画作品参展。据悉,此次去成都参展,是麦积山石窟精品文物25年来的首次外展,意义非同寻常。 据了解,本次展览自2016年12月27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
12月30日下午,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文简称“标委会”)成立大会召开,副省长夏红民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马平、副局长孙乔玉,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副局长肖学智、白坚,以及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甘肃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标委会全体委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标委会主任委员王旭东主持...
加固维修、钢丝网防护、建防洪渠、聘请业余长城保护员……中国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行存在”的甘肃山丹县,多年来“抢救”着这两条古老的历史遗迹。 一直以来,地震毁坏、暴雨冲刷、风沙侵袭等自然灾害在所难免,但人为破坏逐年减少。如今全县民众共护长城。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走廊蜂腰”之称,境内长城总长365公里,其中有保存完整的98公里汉明长城,被誉为“露天长...
12月30日,中国文物大省甘肃成立了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标志着甘肃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标准化工作也迈向产品、工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覆盖。 甘肃省政府副省长夏红民表示,标准化对于整个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文物保护标准化是加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文物保护法规系统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加快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
甘肃平凉华亭县境内,有着千年历史的“陇上窑”所在地——安口古镇遗址,村中大部分居民现如今已搬迁至平川地带居住,留下一座保存较完好古村落,一面面用粗陶罐残次品垒成的院墙承载历史的记忆。崔琳摄 图为安口镇的罐罐墙。崔琳 摄 “罐罐垒墙墙不倒,轱辘拉上房上跑,大麻点火到天亮。”在甘肃平凉华亭县境内,有着千年历史的“陇上窑”所在地——安口古镇遗址,村中大部分居民现如今已搬迁至平川地带居...
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 时代:元代 地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珍藏单位:肃南县民族博物馆 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原碑立于文殊山青衣寺中,后碑头、碑座被毁,碑身被当作条石砌于祁丰粮店墙基下。1997年,肃南县文化馆对文殊山清凉寺进行维修时,才将元太子碑从墙基下挖出,立于百子楼中。现被收藏于肃南县民族博物馆。 此碑用酒泉青石雕成,高1.26米,宽0.77米,厚0.25米。碑正面阴...
28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正式发布《甘肃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省文物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五部门全面携手,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使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以此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1亿元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达到10个以上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