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11月14日到16日期间,中国彩陶文化论坛和“遥远的对话—大地湾考古成果特展”在杭州举行。该活动由浙江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指导,将主要就彩陶的保护、研究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展开探讨。 据悉,这次外展文物共计65件(套),包括陶、石、骨、玉器等,所展文物再现了大地湾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研讨会以“彩陶的保护研究及在人...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1月6日,甘肃省博物馆在兰州大学博物馆举办红色甘肃爱国主义主题展,兰州大学的800余名学生前来参观展览。展览展出了有关甘肃人民革命奋斗的大量图片,展示了陇原大地上的万千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不屈革命历程。魏娟摄
10月27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张家川马家塬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与考古现场保护”项目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结项验收。 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现场考察了保护修复后的文物,经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提交的保护修复报告和档案编制规范,资料齐全,达到了预期目...
10月28日,何克风在工作室内展示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今年53岁的何克风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何克风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源于对莫高窟壁画的热爱,她自小开始学习绘画,临摹壁画中的飞天、佛陀等形象。后来在奶奶的影响下,何克风学会了剪纸并自创性地将莫高窟壁画通过剪纸的形式再现出来。她创作的《莫高神韵》等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新华社照片
26日记者获悉,甘肃省文物局近日正式发布全省文物系统今冬明春防火工作的通知,这份“军令状”要求省内各市州文物(文化)局、兰州新区教科文局、省直各文博单位启动“防火模式”,结合冬春防火工作特点认真排查、切实整改,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呵护省内各级各类珍贵文物。 随着冬季即将到来并集中迎来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各类火灾诱因和风险增加,防控难度加大,火灾易发多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年底文物安...
新发现的岩画 新发现的岩画 近日,酒泉市肃北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在大黑沟岩画点以北约2公里处发现大量岩画。根据所刻制的方法、内容及自然风蚀等情况分析,和首次发现的大黑沟岩画属同一年代,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能够辨认清楚的岩画有60余幅 这次发现的岩画分布凌乱,共发现11处,14组,单体画面60多幅,都能够辨认清楚。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
10月17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参展敦煌文博会文物联展的十三省文物顺利回到兰州抵达甘肃省博物馆。 此次敦煌文博会遴选了来自全国十三省区市43家文博单位文物精品309件(组),600余件丝绸之路精品文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面的视角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明交流及人类发展进步中的重大价值,突出了丝绸之路沿线十三省市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跨越千年的丝路文明交汇、多元文化共生的丝路文...
考古人员在亥母寺洞窟遗址内进行发掘。连振祥 摄 今年初开始的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出土了4万余个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并且出土了一幅唐卡。 “目前已出土4万余个擦擦,这是甘肃境内藏传佛教寺院第一次发现数量如此众多的擦擦。”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雪野介绍,除了众多的擦擦外,还出土了经文残片,有西夏文、梵文、藏文、汉文等...
10月14日上午,“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论坛”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中共广河县委、广河县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临夏州彩陶馆协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将围...
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整个造像刻画细腻,手法洗练,神态自然。这种单体的观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时期,成为中国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石观音菩萨立像为隋代文物,于甘肃省秦安县出土,像高132厘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
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长征会师精神,甘肃省9日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召开大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三军大会师80周年。 红旗招展,丰碑矗立。三军会师纪念塔前花团锦簇,塔身上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 9时45分,纪念大会开始。甘肃省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向会师纪念塔敬献了花篮,并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红军烈士默哀。随后,...
日前,“驼铃古道 锦绣丝路——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舟山博物馆展出。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使地处枢纽地带的甘肃在汉唐时期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窗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宝藏。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50件(组),其中一级文物4件,如“镂空凤鸟纹金冠”、“鎏金错银舍利铜棺”等珍贵文物。 本次展览持续到2017年1月5日。
9月23日上午,甘肃公路博物馆在酒泉开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原中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李均,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康军,酒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塞力克共同为博物馆揭幕。酒泉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处室、省公路管理局、省路政执法局、省高管局主要负责人及酒泉交通职工代表参加了...
27日记者获悉,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以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实施为契机,在深度挖掘梯田风光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高标准建成面积35平方米的“乡村记忆”博物馆,成为庄浪首个“乡村记忆”村博物馆。 据悉,该博物馆分农耕文化、档案资料和民俗风尚三部分,所陈列的物品真实记录了该村的村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是乡土文化的历史缩影。所陈列的档案资料,是该村从1964年到现在的文件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