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在西安召开的“早期秦文化考古研究项目2017年度考古工作会议”上公布了部分考古成果,其中关于早期秦文化考古研究项目,专家一致认为,在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下,早期秦文化考古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秦人车马埋葬制度与秦人车制研究时段的问题上,年代应该推进至春秋早期。 此次会议上,专家组成员汇报了甘肃东南部早期秦文化、陕西关中西部早期秦文化和秦汉雍五畤考古调查三个项目2016年考古工作...
工作人员对敦煌莫高窟窟内壁画进行“数字化”采集(资料图) 2016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提交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被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选为重点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去年底,这一提案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樊锦诗的提案依然关注文物保护。 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境内文物遗产丰富,其文物保护状况如何?...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日前批准提供1亿美元贷款给甘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用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加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 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拥有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其中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银行项目经理游济说:“二期项目将继续支持甘肃省加强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
耕作。赵安生摄 磨粮食。赵安生摄 时值春耕备耕,甘肃天水市平南镇王坡窑村建成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追远怀旧,千余件展品再现农耕的源流。春日里,这个美丽的乡村古色古香。
2月21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官方披露,该州已制定洮州卫城《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并举行专家咨询会,正式启动洮州卫城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卫城一词来自西方,是指建在高处的城邦国家的都城,利于防守。洮州卫城位于甘南临潭县新城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卫城竣工碑》记载,该卫城筑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97年西平侯沐英、大都督金朝兴于东陇山之南川筑城。 洮州卫城黄土夯筑,坐...
“敦煌之春”2017首届文博国际艺术节将在今年3月在甘肃敦煌拉开帷幕,持续至6月的此次艺术节汇集有各地经典剧目展演、艺术赛事、讲座论坛,以及欧洲艺术珍藏展、风筝节、少儿足球训练营、热气球节等一系列活动。 2月15日下午,“敦煌之春”2017首届文博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政府主办的此次艺术节,旨在提升广大民众艺术欣...
近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甘肃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景泰县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27年,纵贯境内长达69公里,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有媒体8日报道指出,“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
2016年,我省始终贯彻文物保护不是为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核心理念,或提升自我魅力,或多方主动出击,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把文物“用”起来,成为甘肃文化大省形象的“代言”。 2016年,我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600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6%,这不仅是我省丰富馆藏文物的魅力见证,更得益于我省文博单位因地制宜开展的400余场次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社会教育活动。 为了真正让...
明长城“伤痕累累” 位于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由靖远县小口村进入景泰县,东起索桥堡,经芦阳镇、草窝滩乡、八道泉乡、八道乡、红水乡等,最后经牦牛圈(昌林)西入古浪县界,全长90多公里。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这段明长城后看到,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
1月22日上午,甘肃省文物局和天水市政府在天水市举行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移交仪式,将甘肃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直属管理的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整建制移交给天水市政府,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管理。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天水市副市长张建杰出席移交仪式并讲话,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天水市编办、财政、文化、文物等部门,秦安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负责同志参加移交仪...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1月22日,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移交仪式在天水举行,标志着由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直属管理的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整建制移交天水市政府,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管理。 大地湾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我省发现时代最早、最重要的新石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是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我省“华夏文明八千年”的代表性和支撑性文化遗存。多年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指导大地湾文物保...
1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全省文物局长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玉萍,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学智、白坚出席会议。各市州文物(文化)局、省直各文博单位负责人,省文物局机关全体干部等110余人参加会议。 马玉萍作了题为《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努力开创全省文物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她指出,2016年全省文物工作重点突出、任务饱满、...
1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文物志编委会主任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文物志主编、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出席会议。编委会全体成员,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白坚主持会议。 会议回顾了文物志的编纂历程,简要介绍了文物志自2016年4月重新启动以来所做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马玉萍与省直有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