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去年文物保护利用亮点纷呈 尚存“顽症”待破解
2017-01-22 13:29:24 作者:冯志军 来源:中新网兰州 已浏览次

2017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1月19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梳理过去一年甘肃文物工作成果时表示,主要指标稳中有增、科技创新可圈可点、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甘肃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达330个,采集登录文物数据42.34万件套,实际数量195.84万件,全面摸清了可移动文物家底。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总数增至556处。
马玉萍介绍,去年新增“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105个,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490个,其中190个列入全国博物馆名录,市(州)、县(区)国有博物馆覆盖率达到100%.各级各类博物馆接待观众2600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6%;组织社会教育活动400余场次,有效保障了民众基本文化权益。
去年,甘肃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科技创新亦可圈可点。如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项目双双荣获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护和技术创新奖,该省获奖项目占全国五分之一。
马玉萍说,甘肃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持续改善文物保存状况。去年修复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重点石窟壁画1674平方米,修复出土和馆藏文物2834件(套)。同时不断深化考古研究,配合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开展文物调查、考古发掘及抢救性保护项目72项,比2015年增长20%.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马玉萍指出甘肃文物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新老问题和实际困难。她坦言,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尚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法人违法”破坏文物的现象仍然存在,文物安全事件仍有发生。
这还表现在:在文物保护利用中还没有很好地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文物资源的价值和内涵深度挖掘和深入研究不够,促进文物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思路不够开阔,缺乏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方法、工作标准、配套措施和有效途径。
而在“历史再现”工程推进过程中,扶持博物馆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对社会文物的利用缺乏激励措施;文博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力量相对薄弱、基层文博人才不同程度断档或缺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文物保护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乏,文物管理人员整体能力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