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扬州铜镜自隋代以来便成为贡品。唐代扬州成为全国主要的铜器制作中心,继续承当贡镜的制作义务。在出名的长安广运潭水上博览会上,船上的妇女齐声高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可见扬州铜器的影响。《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扬州广陵郡士贡金银铜器、青铜镜……”那么,扬州青铜贡镜究竟是怎样的?对此,《中国古代铜镜》的作者孔祥星曾在书中提到:“唐代百炼镜(江心镜)为皇家贡镜。”至于百炼镜(江心镜)的详情孔文没有...
近日,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专家走进江都区实验小学,向孩子们介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扬州雕版印刷,引导孩子们现场体验、感受传统文化。
清乾隆年间,扬州成为会集和盛产竹刻名家的城市 盛誉一时的扬州竹刻艺术 扬州文化名人直接参与,擅竹上微刻 清康乾年间,扬州的竹刻艺术进入了收获期。中国竹子被文人们赋予了“虚而直”的品格,“梅兰竹菊”并称画中“四君子”。郑板桥所画竹子在当时备受世人推崇,而同时代的扬州也出现了一批竹刻艺术家,他们把“八怪”的画作搬到了普通的竹节、竹根之上,经过一番雕琢之后,化腐朽为神奇,竹子成为...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加之造型庄重,纹饰富丽典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扬州博物馆《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的众多展览文物中,一件最大、最重的“四凤铜盘”...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论,扬州的铜器制作技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并不逊于扬州的玉雕和漆器。不久前,在扬州相关非遗专家以及单位的指 点与支持下,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对扬州相关老艺人、老作坊的走访,对扬州铜器制作技艺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初步理清了扬州铜器制作技艺的生 成、演化与发展的脉络。 秦汉 凿山铸铜,富甲一方 1959年,在扬州仪征破山口西周早期遗址...
考古现场 去年初,我市为一座六朝砖室墓进行了整体“搬家”,记者日前在西区一工地发现,考古部门又新发现一座砖室墓,初步推测该古墓为六朝时期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古墓规模很大,墓砖随处可见精美的纹饰,有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王”这个等级或者太守。 西区工地考古新发现 一座布满精美纹饰的古墓 在西区一工地,记者看到了一处栅栏围着的工地,现场插着几个写有“考古工地 闲人莫入”的牌子。在路边,就可以...
重庆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合办《扬州八怪书画展》,日前开始对公众展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张荣祥说,“扬州八怪”书画作品长期被关注和珍藏,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所收藏的扬州八怪书画作品数量丰富、精品众多,由此举办《扬州八怪书画展》将呈现出世人鲜见的90件珍品,包括边寿民写生图册、高凤翰诗画册、郑燮墨竹图、金农墨梅图等等。 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说,此次画展免费开放,让公众品味扬...
12月18日,由国际木联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协会、扬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中国扬州首届国际木偶艺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国际木偶联合会中国中心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主席李延年,国际木偶联合会亚太委员会主席、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秘书长唐大玉,国际木偶联合会专业教学委员会主席、阿根廷戏剧大学教授蒂托·劳伦菲斯(Tito Lorefice)等4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扬州杖头木偶戏“兴于唐...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昨天,市文物部门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国有单位共收藏各类文物总数351948件,这标志着扬州作为江苏唯一试点地级市,提前一年完成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任务。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2013年5月底,我市...
瘦西湖,扬州最为核心的景点,也是古城亮出的一张硬气的名片。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还是经常来这里看看的游客,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变大了,景点扩容了,但身在瘦西湖,无论在哪个角落,都看不到任何现代化建筑,瘦西湖秀美的“天际线”始终未变。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获悉,从上世纪80年代起,扬州一直严格施行瘦西湖保护规划,将天际线视为景区的“生命线”。就在前不久的11月28日,扬州市...
漆艺是扬州传统的最具竞争实力的手工艺产业。明政权建立以来,就对漆艺制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支持。明永乐年间,朝廷在北京专门设置了果园厂,用于宫廷督办的漆艺工作坊,专门制作宫廷所需要的各类雕漆漆器。 A 在明代,扬州漆器中的雕漆、螺钿镶嵌、百宝嵌等工艺驰名当时 明中后期,扬州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四面八方商贾货物的枢运中心城市之一,商贾官吏在扬州的奢侈生活产生了对高档漆器越来越多的...
当汉、唐两代,南京处于没落时,隔江相望的扬州恰恰发展成为大都市。近年来出土大量精美铜镜,就是这段繁华的佐证。11月29日,《镜华流光—扬州博物馆藏汉唐铜镜展》在市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的临时展厅开展,展期为20天。 此次展出的铜镜共计60面,均是在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出土于汉代、唐代两个时期的遗址与墓葬中。在这两个大一统的时代,扬州先后是西汉封国广陵国国都,以及隋唐建成的国际化大都市。政治经...
当汉、唐两代,南京处于没落时,隔江相望的扬州恰恰发展成为大都市。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精美铜镜,就是这段繁华的佐证。12月29日,《镜华流光——扬州博物馆藏汉唐铜镜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临时展厅开展,展期为20天。 此次展出的铜镜共计60面,均是在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出土于汉代、唐代两个时期的遗址与墓葬中。在这两个大一统的时代,扬州先后是西汉封国广陵国国都,以及隋唐建成的国际化大都市。政治经济的...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管理和利用工作的意见》。今后,我市对已建成的文博场所,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历史和现代人文类、古宅遗址类、民族宗教文化类、民间收藏展示类等类型实施分类管理。《意见》明确,对于古宅遗址类文博场所,禁止设立私人会所,反对再利用仅为私人或某个群体服务,将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同时,我市将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拓展文博旅游。 明确三大原...
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门址西侧考古现场。 有的柱坑里还竹洞和立砖。 遗址里的城砖。 考古发掘现场。 继扬州曹庄发现隋炀帝墓后,扬州蜀冈之上又有隋朝遗址的重大发现!考古专家昨透露,经过数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新发现的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西段城门遗址正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据初步推测,该城门遗址可能就是隋江都宫芳林门,此外,考古人员表示,隋芳林门也是沿用的前朝城门,据推测,该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