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隋唐时期扬州铜镜
2015-01-23 13:33:37 来源:中国爱艺网 已浏览次
扬州铜镜自隋代以来便成为贡品。唐代扬州成为全国主要的铜器制作中心,继续承当贡镜的制作义务。在出名的长安广运潭水上博览会上,船上的妇女齐声高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可见扬州铜器的影响。《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扬州广陵郡士贡金银铜器、青铜镜……”那么,扬州青铜贡镜究竟是怎样的?对此,《中国古代铜镜》的作者孔祥星曾在书中提到:“唐代百炼镜(江心镜)为皇家贡镜。”至于百炼镜(江心镜)的详情孔文没有详解。在白居易的《百炼镜》一诗中有“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的诗句,而在《扬州府志·杂志》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唐……吕晖等遂将镜炉置于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时扬子江心铸也。”种种记载显示了百炼镜的制作时间之特殊,那么为什么非要在五月五日午时铸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午时是阳盛之极之时,又称火月火日火时,表现道家火克金的思想,是古人冶炼金属所选的最佳吉日。但从存世实物来看,史书中多次记载的有五月五日午时铭文标识的唐镜却稀如麟凤。
扬州遗存的唐代铜镜以唐高宗、中宗和武则天时期的瑞兽葡萄镜最多,其他如鸟雀花枝镜、神仙人物镜也是多见品种,而有铭文的唐代单龙云纹镜则应是扬州贡镜的特殊纪念品种。
单龙云纹镜一般为黑漆古包浆,幽光内敛,古朴滋润。造型为八葵花形,内切圆形。工艺为浅浮雕与高浮雕交织,华贵精美。铜镜主图为一身作C形绕钮盘曲单龙,气韵极其生动。单龙结构清晰醒目,龙首的双角后翘,龙发须鬓细密飘拂,龙嘴向镜钮作吞珠状,龙背鳍、腹甲、鳞片、肘毛刻画得精致准确,龙肢或蜷曲或伸展,整条龙作曲颈状拱身翘尾游弋在飘逸的云海中,布局均衡大气,令人惊叹!
许多铜镜研究学者认为唐代瑞兽葡萄镜是凝结东西方文明的结晶,这主要是指纹饰而言。今天我们所见的瑞兽葡萄镜形状多异,除圆形外还有多边菱形、葵形、方形、亚字形等。从造型上来看是对以前圆形镜的突破,而镜钮也不再表现为圆钮,出现了平伏的蟾蜍形。瑞兽葡萄镜常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一般有数个兽类动物或卧或攀援游戏;外区一般为缠枝葡萄纹,葡萄累累叶子,物像饱满,层次分明清晰,反映了唐人生活美满富足,镜缘一般装饰流云纹和卷叶纹,这些还多少保留汉镜纹饰的影子。瑞兽葡萄镜是扬州上世纪出土最多的唐镜品种,虽多但名声很大,当前市场拍卖价都在万元以上。
鸟雀花枝铜镜流行时间约在唐中宗神龙年间到玄宗天宝年间,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唐人,由于生活的宽松和自信在铜镜装饰艺术上开始追求身边的自然风光,一草一木、自由飞翔的鸟雀、风和日丽的云朵都成了扬州铜镜纹饰创作题材。唐代鸟雀花枝铜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飞鸟总是羽翼张扬呈向上腾飞动感,立鸟都是引颈昂首眺望的静态,花朵枝叶肥硕茂盛,这也说明唐代扬州社会国泰民安,人们富有进取心的心态通过蓬勃生机的鸟雀花枝镜呈现出来。
汉唐铜镜佳品,历经千年还不锈的原因,主要是古人采用了近似现代镏锡法工艺,就是将锡汞合金涂于镜面加热,使汞升华而获得银壳表面镀层。经过千年以上慢慢氧化,银壳面过渡成黑漆古,行内称之为黑漆古或亮银面包浆,唐镜一般比汉镜更厚,因为唐镜比汉镜锡含量更多,这利于唐镜对更高凸精细线条的制作。此外,厚度也是为了弥补锡多硬度不足、脆度也大的弱点。从存世唐镜来看,扬州唐代贡镜见证了扬州金属工艺的辉煌。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