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天际线30年没变

      瘦西湖,扬州最为核心的景点,也是古城亮出的一张硬气的名片。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还是经常来这里看看的游客,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变大了,景点扩容了,但身在瘦西湖,无论在哪个角落,都看不到任何现代化建筑,瘦西湖秀美的“天际线”始终未变。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获悉,从上世纪80年代起,扬州一直严格施行瘦西湖保护规划,将天际线视为景区的“生命线”。就在前不久的11月28日,扬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再次作出瘦西湖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决议。

      以人大决议的形式对古城核心景点进行保护,是扬州一直以来的有效经验。扬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雨平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对瘦西湖的保护规划,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没有改变。“不管什么理由,都要服从规划部门对瘦西湖的‘视线保护’,我们必须做到:人在瘦西湖,一定要保证欣赏到视觉纯粹的园林风光,这是多少年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的。”

      瘦西湖能守得住30年不变的天际线,关键在于扬州施行古城保护规划一以贯之。“书记上台,规划重来”,是很多地方的通病。而扬州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胸怀敬畏之心,尊重规划,敬重历史,保障规划的连续性,这才有瘦西湖的今天。在许多城市,城市规划只有专家咨询、评审、公示、规委会审查等环节,在扬州,还包括征求市政协意见、市人大主任会审议、市政府常委会讨论、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共9个环节。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不无骄傲地说:“瘦西湖就是扬州的天际线。”

      2012年底,瘦西湖景区面积从过去的6.67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大到33.66平方公里。2013年,市委、市政府按照“世界级公园”的标准,重点推进了12.23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和30平方公里新景区总体规划,突出“古城文化、湖上园林、人文生态”的保护精髓。今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瘦西湖也顺利成为沿线世界遗产点之一,这离不开多年来的依法保护。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表示,扬州过去20年发展最为称道的地方,是它很好地保护与传承了历史文化。瘦西湖核心景区内看不到一座高楼大厦,这在全国城市旅游景区中是独一无二的。

      据悉,目前,该市正着手将瘦西湖、扬州盐商园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