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泰凤凰山凤凰洞里发现的符号。刘慧娟 摄 近日,新泰东都镇凤凰山凤凰洞的洞顶发现了一组奇异的符号,根据东都镇周围遗址的地理特征和地表的一系列遗留实物进行对比验证后,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这有可能是古代商族人的古文字符号。 2日下午,记者在新泰东都镇凤凰山的半山腰见到了写有疑似古文字符号的凤凰洞。 这个洞在两块巨大岩石的夹缝之间,洞口高两米左右,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进入洞内约10米的洞顶上有一排五个...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二十三日在京逝世。这位《红楼梦》最好的英译本作者、二十四岁一气呵成译《离骚》的天才翻译家享年九十五岁。解放初,杨宪益在南京期间,曾帮助找回流落的四千余件甲骨文。“文革”后杨宪益又将一生收藏的两百多件书画文物,无偿捐赠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杨宪益与英国夫人戴乃迭开始翻译《红楼梦》,最终于一九七四年完成。英译三卷本《红...
11月16日下午,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之一,由深圳华强集团、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制作的4D影片《甲骨文》全球首发式在河南安阳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全国书协主席张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等领导出席。中国文字博物馆、深圳华强集团以及安阳市有关领导共同参加了首映式。4D影院是由传统立体影院发展而来,它在...
《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如今,甲骨文版《论语》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制,并成为山东的礼品书。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陆文彬向记者介绍,《论语》一直是全国古籍出版社争相出版的畅销书,社里也出过好几种版本的《论语》。而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的。出甲骨文版《论语》,是古籍出版的一种创新和尝试。此外,执笔写作的是山东省甲骨文国际艺...
33片海外回流的珍稀甲骨近日被捐赠给福建南靖县人民政府,以建设一个甲骨文博物馆。如果此馆落成,将是中国首座甲骨文专题博物馆。 经甄别,此次捐赠的33片甲骨,全部为殷商甲骨,是商晚期遗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包含的一些甲骨文字体,是在郭沫若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的《甲骨文合集》,以及《甲骨文合集补编》等多种著录中所未曾收录的,系首次出现在国内研究者面前。 捐...
中国将有首座甲骨文博物馆,这也是中国惟一一家以甲骨文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记者得悉,这座博物馆的产生得益于于厦门复文美术馆副馆长丁玉灿。他将在中华甲骨文明与福建土楼文化(北京)高峰论坛上把个人收藏的首批33片甲骨捐赠给南靖县人民政府,建设一个甲骨文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批甲骨。 高峰论坛明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南靖县人民政府承办,厦门复文美术馆、南靖县博...
世界李氏宗亲将聚老子故里 人民网讯 世界李氏宗亲十三届二次恳亲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20日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召开。这是世界李氏宗亲总会首次在中国内地召开恳亲会,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李氏宗亲500多人将参会。“世界李氏宗亲总会”是李氏宗族组织中规模最大、机构最完整的世界性李氏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10月29日,至今已有38年历史,会员遍及世界各地。 (张永恒) ...
王懿荣纪念馆奠基 8月13日上午,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文化广场开幕。王懿荣的后代及来自法国、瑞士、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5名甲骨文研究专家、学者、书法家出席了纪念大会。 此次活动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烟台市文化局和福山区人民政府承办,主要为纪念王懿荣对中国文字、古...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应将甲骨文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在近日举行的“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为进一步加大甲骨文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希望有关部门把甲骨文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呼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赞同。 王宇信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甲骨文的形状会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 历史 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烧甲骨出现的“兆”(细小的纵横裂纹)预测未来的吉凶。甲包括龟的腹甲与背甲,骨多为或牛的肩胛骨与肋骨。甲骨文初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一带,...
《左传·襄公二六年》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楚材晋用”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显示人才流动、广纳人才对一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其实,这种政策早在周初即被实施,并促使周文化走向中原,成长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文化。 《尚书·多方》记载成王对殷遗多士的训诫道:“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
何崝教授用古文字写出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熟悉》刘畅摄 专家:甲骨文写两三百字文章要一两个月 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何崝。据何教授介绍,目前川内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也不多,大概都集中在四川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对于有考生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何崝表示怀疑。 “我们一个研究了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至少都要花1-2个月,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
1994中国安阳甲骨文发现95周年国际学术纪念会概述 说明:1994年中国安阳甲骨文发现95周年国际学术纪念会是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发起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现特找来这篇文章介绍该会概况。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后,至今已经95周年了。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现,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河南省安阳市旅游局共同发起,安阳市殷墟博物苑、安阳市博物馆、安阳市书法协会、安阳市殷商文化研究所、安阳市甲骨...
1899年,安阳小屯甲骨文的发现,使世人对洹水河畔的殷商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借助考古学家之手,盛极一时的殷商文明在一片片龟甲、牛骨上被再现,并由此诞生了一种世界性的显学??甲骨学。 时隔一个多世纪,我们追寻着历史的脚步,来到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探寻殷商文明的遗迹,并力求借助手中的笔和镜头,再现30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殷商文明。 小屯村:承载着千年辉煌 说到甲骨文,不能不提起小屯。也正是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