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筹办【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宝】展览,拟在中国各省(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巡展,向中原以外地区宣传、介绍商王朝文化。本册《商王朝文物存萃:甲骨·青铜·玉器》即以该展览为基础编撰而成。
罗振玉著 殷墟书契考释三卷 作为一个学者,罗振玉是幸运的,他生活的时代可谓千年一遇。在继河南安阳发现殷墟之后,西北边陲的敦煌,又发现了数万件隋唐经卷,大量古代的文字手稿、石刻等珍贵文物横空出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考古学上的“第二大核爆炸”。 宣统元年,罗振玉在北京居住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那里,看到他从敦煌带回的经卷,得知在敦煌的藏经洞,仍然有数千卷文书。罗振玉当时身微言轻,即刻...
罗振玉甲骨文楹联 罗振玉手札 提起文化大师罗振玉,很多人对他依然很陌生,甚至连北大出身的学子,也大有人不知道他的存在。罗振玉第一个阔绰的头衔,就是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相当于北大农学院院长。即使是知道他的人,也未必知道他有十年农学家的身份。 最近几年,罗振玉突然热了起来。罗振玉作为收藏家,从溥仪自传《我的下半生》中逐渐走了出来。不过,在人们印象中,他的头上依然戴着“汉奸”的...
「篆刻」二字,最初见于杨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纪元前一千三百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印章, 在春秋战国之后,由于政治上急遽变化,印章更因政治权力的凭证用途而大量应用,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 亦成为生活连系与信用凭证的多用功能!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早有殷的甲骨文和周的钟鼎文,接着是秦刻石、汉魏...
日前,在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此亮相,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展览中共展出3家文物单位精心挑选的殷墟出土文物40件(组),既有华美浑厚的青铜器,又有精雕细琢的玉器以及刻画精细的甲骨文。其中,安阳博物馆提供了中商时期的2件饕餮纹锥足鼎,是早于殷墟时期的洹北商城时期青铜器窖藏坑出土的文物精...
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 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篆书的写法,把“明”字写成“朙”,现在仍有书法家沿用;2011年7月,一块纪念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殉难...
我国甲骨收藏保护和研究机构15日发布山东博物馆藏的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人员在对万余件甲骨保护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新见字形和新材料,并通过甲骨内容印证了前人推断。 这些重大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在当天召开的“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座谈会”上发布的。2013年12月,山东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截至5月12日,项目组...
故宫博物院藏的甲骨及拓片 故宫博物院藏的甲骨及拓片 2月25日,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学术平台,故宫研究院对外发布了11项近几年将陆续开展的科研与出版项目。故宫博物院正式吹响了向“学术故宫”转型的号角。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此次对外发布的11项科研与出版项目,是以建设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国家基地为目标,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工程保护中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为核心,依托关键...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台湾历史博物馆有4000多片保存了60年的殷商甲骨残片,一直尘封馆内,没有做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几年前北京的中国社科院表达希望与台湾史博馆合作研究,馆方才惊觉这批史料的重要性。今年8月底,他们将这批甲骨残片出借给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希望找到更多3000多年前的商朝史料。 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系统汉字。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甲骨在1880年间陆续发现之后,目...
玉人 “妇好”青铜鼎 “后母辛”青铜方鼎 殷墟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这里曾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朝一度在此开创了晚商盛世。武王灭商之后,遭受重创的大邑商迅速走向没落,最终沦为废墟。繁盛一时的殷商王朝仅在典籍中留下只言片语,诸多历史细节渐渐语焉不详。随着时间流逝,殷墟旧都与殷商历史一起逐渐被人们遗忘。殷墟发现以前,人...
罗振玉甲骨文楹联 罗振玉手札 提起文化大师罗振玉,很多人对他依然很陌生,甚至连北大出身的学子,也大有人不知道他的存在。罗振玉第一个阔绰的头衔,就是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相当于北大农学院院长。即使是知道他的人,也未必知道他有十年农学家的身份。 最近几年,罗振玉突然热了起来。罗振玉作为收藏家,从溥仪自传《我的下半生》中逐渐走了出来。不过,在人们印象中,他的头上依然戴着“汉奸...
庄桥坟遗址出土的一块石钺 新闻事件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然而,近日,在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遗址出土了良渚原始文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学家前往当地。相关专家认为,这些文字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比甲骨文早近1000年。 据悉,庄桥坟遗址位于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的良渚文化遗址。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
图为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刻有原始文字的石钺。徐新民摄 图为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出土的刻有原始文字的石钺。徐新民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最早的文字为甲骨文。然而,日前,考古人员在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却发现了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相关研究专家表示,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比甲骨文早近1000年。然而,专家也称,该文字是否为甲骨文前身还有...
出土石钺之一。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正面)。资料图片 石钺上的文字(反面)。资料图片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记者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经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