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器收藏巧鉴定

    喜欢玉的人,最怕的也许就是赝品,就是我通常所说的假货。 市场上玻璃仿制品的辨识,恐怕是赝品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常见的是一批被称为翡翠的、光溜溜、讨人欢喜的小圆环、小鸡心、玉牌片。这种玻璃制品因为是浇模而成,合范时高温的玻璃液在…[全文]

2008-03-07 11:54:09

点滴玉器保养

    收藏到一件好的玉器,还要学会保养。养玉大致有下列要点。 1、避免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全文]

2008-03-07 11:50:38

玉文化中的四种现象

    前些时,与几位上了年纪的琢玉工匠聊起了玉文化,谈及当前玉文化中的种种“化”,感觉其中颇有些新意,现整理出来,供关心玉文化者参考。 一曰“神秘化”。玉的神秘是古已有之的。远古人类即有石崇拜,…[全文]

2008-03-07 11:46:40

玉石之路

    人人皆知,历史上有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可是却很少人知道在它之前几千年,早已有了一条连接东西的「玉石之路」(见地图)。顾名思义,「玉石之路」是以和阗玉的故乡于阗为起点,向东西两翼延伸,往西已至西亚,向东至迟于距今4,000年之前已…[全文]

2008-03-07 11:38:45

玉为何物

    中国玉(jade)是一庞大的矿物家族,经历史筛选,认定和阗玉与翡翠是标准的玉。 和阗【音:(普)tian2,(粵)tin4 田。義: 充滿】玉(Nephrite)是一种稀少的矿物,蕴藏于新疆省昆仑山北坡,化学成分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学名为…[全文]

2008-03-07 11:35:46

玉的定义

    玉的矿物学研究始于欧洲。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军掠夺焚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将其宝物掠运至英法,之后将和阗玉器及翡翠器作了科学检验,首先得出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认识。 中国地质矿物界经历了大约50年的勘探研究后取得丰…[全文]

2008-03-07 11:30:54

中国名玉品种

    中国史前时期,珣玗琪、瑶琨和球琳三大名玉,经长期筛选,球琳(即和阗玉)成为唯一名贵的玉,之后成为「帝王玉」,被视为「真玉」,其它各地玉则被降为次等玉,多在民间流通。 现在,尚能识别的中国名玉有:和阗玉、玛纳斯玉、格尔木玉、岫岩老玉…[全文]

2008-03-07 11:27:11

古代玉器常见的纹饰

    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鉴别玉器及提高收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折线纹:阴刻直线,顶端折回,主要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 重环纹:以两条阴线琢出环纹,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对角方格…[全文]

2008-03-07 11:21:30

中国玉石文化与诗歌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 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全文]

2008-03-07 11:11:18

博大辉煌的中国古代玉文化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全文]

2008-03-07 11:07:22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