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博会委托全体女生教导男生:投资艺术品 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人若没有女人,似乎难以成为完美的男人。

同样在收藏投资艺术品的旅程中,如果没有女人的参与,那孤独与无助也会使无比自信的男人迷失前进路线与方向。

收藏投资艺术,犹如人生,男女相携而行,不仅是梦幻组合,更是这幅画卷中最美丽的景色。

每年上海艺博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时,不少伉俪或情侣就开始摩拳擦掌,或是准备购画装扮居室,或是计划投资收藏……想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艺术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呼吸,内心倍感欣慰。

我在国内外画廊和艺博会之间来往穿梭多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男性顾客看完展览,选定了中意的作品后,但几乎都不会马上决定购买,而常常会丢下一句话后埋头离去:“我要带太太(或女友)来看,然后再决定”。所以在画廊老板的笔记本中,男性客户的太太喜好,如:颜色、题材、风格等等,所记录的篇幅与详尽程度远远超过对男人爱好的记载。

其实这种“以妻为尊”的现象早在原始时代就已见端倪,男女天生个性不同,分工互补。男人秉持得天独厚的体力负责外出打猎觅食,寻找栖身之地;女人则收集野菜果实,专精烹调。男人性喜掠夺,拓展地盘;女人则固守堡垒,美化家庭。

虽然岁月流逝,但这种不同基因产生的男女差异并未改变。即便是在今天,以艺术品的购藏与投资的例子来说,男人或女人都知道一件好艺术品可以使蓬壁生辉,让居室增色不少,甚至日后可身价百倍。但一对男女从观摩展览、讨论商量,直到选藏一件作品,虽然有了共识,两人的思维路线却常常会南辕北辙。男人较为理性,整体感觉较好,因此有关画种、价格、艺术家简历等资料搜寻多半由男人操刀,女人则偏感性,一般依靠直觉,画的风格、题材、颜色等则由女人拍板。男人关注实际,认为购藏艺术品应考虑投资回报率,因此把触角深入市场,思考逻辑始终会在价格和价值地带来回搏杀,将来是否可能转售获利,价格是否偏高,一旦付款,是否可能成为笑谈。而女人发挥的直觉及感性往往与价格无关,她们的想法着重在作品本身的价值,先问自己喜不喜欢,是否合乎品味?与环境是否协调?占有欲驱使男人去购买,尽管单枪匹马一路杀将而去,临到最后决定的时刻,男人还是会放下身段,近似恳求式地询问女人:是否可以下手?因为美化装饰的工作是女人的天才。男人也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命,但最后完成绝杀的却是女人,处理最细腻的部份自古以来就是女人的擅长。她们也许没有强烈的设定目标,但一旦男人决定了攻城掠池,她便接下来展示权能,而且把自己的感性、智慧与美感在收官阶段发挥到极致。

这就是女性的骄傲!同时也从默契中迸发出因男女互补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夫妻档成功购藏艺术品的经典范例是:1950年,慈善家贝特希·惠特尼女士和丈夫以3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当时这笔钱足以在美国购买十几幢房子,但夫妻二人的眼力、魄力交相辉映,使得这份光芒虽经五十多年光阴的侵蚀也未褪色。2004年5月,该幅画交由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最终竟以1.04亿美元成交!成为艺术品收藏投资故事中的一段佳话。

因此艺术收藏界中,夫妻档收藏家有“梦幻组合”的美称。

每年举办的上海艺博会,犹如一幅不断展开的绚丽画卷,期待着全体女生率领麾下男生,相携而来,你们双双映入画卷的身影,与万千艺术品辉映,那会是最美丽的梦幻色彩,令人期待与珍惜……同时,有兴趣的人也不妨顺便观察男女在购藏艺术品上互别苗头的现象。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