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新乡市文广新局主办,新乡市博物馆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10 月27 日至29 日在新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 多位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参加了大会,并围绕新时…[全文]
津门画家刘奎龄的70余幅传世作品29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是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刘奎龄书画作品首次踏出天津。在以翎毛、走兽为代表的画作中,一幅创作于1941年的《国耻图》,表现了刘奎龄深处动荡年代的家国情怀。 1885年,祖籍浙江绍兴的刘奎龄…[全文]
日前,为推进“万里茶道(湖南段)”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湖南省文物局在“万里茶道”重要节点之一、外销黑茶的主要产地——安化县城举办了“万里茶道”(湖南段)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50 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研讨会采取实地考察和研…[全文]
10 月27 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创意产业暨文博版权保护利用” 培训班在乌鲁木齐举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申文涛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全疆文博系统主管文化创…[全文]
10 月27 日,作为广东省第六届粤东侨博会的重头文化活动,“潮人下南洋”创业史展览活动在潮州市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潮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文物旅游局、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丽文,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幼南为…[全文]
10月29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妙造自然——刘奎龄画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展厅开展。 在20世纪风云激荡、名家辈出的中国画坛,津门画家刘奎龄以其精于学古、勇于纳新的精神,开创了中国画写实画的一条新径,占得了美术史上重要…[全文]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然而当许多旅游景点人头攒动的时候,有些博物馆却门可罗雀。相对于游乐园和风景区,博物馆往往不会是人们的第一去处。近日一项调查(2000人参与)显示,仅有17.3%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全文]
石峁遗址新发现的壁画残块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石峁遗址的壁画都画在哪里,又有什么作用?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近期在石峁遗址发现了一块目前最大的史前壁画残块,这说明壁画作为一种装饰品,在石峁遗址一些重要和高等级的建筑物上是普遍…[全文]
湖北随州大洪山大慈恩寺幽济院(亦称“地宫”)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唐宋时期古莲花池原貌再现,柱础、门蹬、牌匾、碑刻等唐、宋、元、明、清各朝部分佛教代表文物,尘封千年后与世人见面。 湖北随州大洪山大慈恩寺幽济院(亦称“地宫”…[全文]
张艳红在数据监测平台前工作 各种高科技文保设备 天津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监测系统数据监测平台 离子色谱仪,能监测馆内是否存在有害气体 众所周知,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珍贵的历史遗存,如今,很多文物静静地“躺”在各地博物馆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