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重点子课题“西海固地区西夏遗址调查研究”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开题,专家将在未来两年对西海固地区的西夏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和整理研究。 据了解,以往西夏遗址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夏都城兴庆府所在银川地区,本项目…[全文]
第五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的评审已顺利结束,经过41位专家的严格评选,最终选出获奖者10名,入围者12名。今年是李济奖学金设立五周年,我们将在中国考古学圣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隆重举办第五届奖学金颁奖仪式(详情见文章最后)。 …[全文]
为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的“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交叉学科论坛”4月7日在西工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内著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以及相关材料专家汇聚一堂,展示考古发现及文物保护研究成果,解读古代…[全文]
4月6日,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修缮加固工程开工仪式在安徽博物院老馆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以及工程承包、设计、监理、审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是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文]
“早在7000年前三峡库区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的研究日前得出这一结论,比此前考古学者在瞿塘峡发现的距今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还早2000年。 地处三峡巫峡深处的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山势险峻,土地肥…[全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的发掘与综合研究”开题论证会,于2016年3月29日上午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30余…[全文]
该墓系典型的六朝墓室,分为甬道、前室、后室等 近日,中央门外一处工地上,考古部门在工程前期的勘探中发现了一座六朝小型砖室墓。砖墓呈现典型的“甲”字形,距今大概有1600年。令人注意的是,该墓位于郭家山附近,而郭家山正是东晋时期一处重要…[全文]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箭杆胡同20号院的陈独秀旧居,院内正进行布展陈列。 史家胡同博物馆内,陈列着胡同老居民玩过的玩具。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全文]
我区胭脂河·天生桥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其中,秦淮源博物馆等部分项目主体工程目前已全部结束,开始全面装修。 秦淮源博物馆是胭脂河·天生桥旅游度假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6800多万元,建设周期18个月。项目主体为一栋三层框架…[全文]
4月11日,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由西北五省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将于近期在省博物馆展出,展出的167件(组)文物珍品大部分是首次在青海亮相。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