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目前已发表材料,辽宁地区辽代墓葬及个别辽塔(塔宫)出土了不少青白瓷器,器物品种以碗、碟(盘)数量最多,其他还有执壶与温碗、盏与盏托、托盘、钵、罐、梅瓶、净瓶、杯、盒、钟等。这些青白瓷器大体可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数量较少,品种不多,…[全文]
近日,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发掘出一座青铜时期的合葬墓穴。墓主人是一名富贵的老人和他的妻子,他们采用合葬的形式彰显了感情的永恒。 “在墓穴中我们发现了男女尸骨,仰面朝天,头向西,他们双手交握在一起。”考古学家迪米特里博士采访时向…[全文]
【摘要】辽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上接唐、宋,下开金、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辽王朝就是处在这个节点上,承前启后,使汉唐文化深入到中国北部广大地区,东北黑龙江流域、漠北蒙古高原、向西今新疆乃至中亚,莫不受其熏陶。从…[全文]
【摘要】2012年7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唐武攸宜夫人李氏墓志一方。本文主要根据志文内容与文献相关记载进行考释,认为李氏家世较为显赫,祖父为霍王李元轨,高祖第十四子,丈夫为武则天的侄子息国公武攸宜;私第河南龙门里,大致是今龙门的地…[全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博物馆编著的《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就介绍了扬州地区汉代土墩墓葬的相关信息。 《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系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委员会文集,从不同角度着重介绍汉代陵墓考古的…[全文]
7月15日下午3:25,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审议表决后宣布,具2000多年历史、记载壮族先民骆越人祭祀景象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入选…[全文]
近日,省、市文物专家对贺威圣烈士墓和故居等象山县推荐的第七批省文保单位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认为象山申报的革命文物、名人故居等文物本体及整体风貌格局保存较好,保护管理措施到位,充分体现了象山县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成果。 近年来,…[全文]
国家文物局网站15日消息,近日,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基金工作座谈会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为新成立的宗族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禅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文物数字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发分支机构登记证书,并为更…[全文]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于7月16日在京举行。会议总结回顾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修改了协会章程,推举了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明确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杨华山担任协会会长兼法人,于今任常务副会长,李仲华等…[全文]
近日,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赴南漳板桥开展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同时受南漳县文物部门委托,为漳纸工坊挂上“南漳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 漳河源造纸作坊位于南漳县薛坪镇龙王冲村,海拔500米至1188米,建于清代。造纸作坊为陈氏家族鼎盛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