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由于皇帝的偏好,瓷器工艺发展迅速,各种彩绘瓷器应运而生,龙纹装饰也成为陶瓷的流行元素,然而随着环境的变迁以及帝王的喜好,陶瓷上的龙纹装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清初,龙…[全文]
宜兴紫砂已成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收藏品之一。如何选壶,是一门必修课。挑选一把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紫砂壶,要从“泥”、“名”、“形”、“工”、“款”、“功”六个方面去考虑。…[全文]
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不需技艺,…[全文]
中国东南部福建省德化所产的瓷器,创烧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后得到巨大发展。其中尤以白瓷塑佛像最为著名,代表了当时德化窑瓷器烧造工艺的最高成就。德化白瓷制作精美,格调高雅,历来被视为中国白瓷的…[全文]
宋代瓷器上的纪年大多为北宋年号,只有少数为南宋年号,主要见于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瓷器上,既有刻划、模印款,又有墨书、彩书款。磁州窑系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为釉下彩书。 越窑、龙泉窑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为刻划。目前已发现北宋瓷器…[全文]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很多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占大多数。宋代陶瓷窑以材料,工艺分很多瓷窑系,有时一个地区出现很多窑系,从生产性质而言,有官窑与民窑之分。以地域而言,受唐朝制瓷业…[全文]
忽然想起了汝州方言“大胎泥”这个有趣的话题。“这孩子是个‘大胎泥’,日后肯定有出息”、“这人一副‘大胎泥’的样子”……由此可知汝州方言“大胎泥”是比喻人高大丰满,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隐喻必成大器。其实“大胎泥”与汝州陶瓷制作工艺有关,是陶瓷…[全文]
官窑:“官窑”的基本含义是皇家、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不计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窑制,工艺最精良的工匠烧制。 产品不具有商品性质(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宫廷选择之后出售、外销、赏赐等),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民间使用。官窑虽然只为满足最…[全文]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造白瓷,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纤巧而驰名。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宋金时期发展达到鼎盛,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定窑品…[全文]
龙泉青瓷始于南宋,南宋皇朝自公元1127年,金国击败大宋,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康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正式即位,建都临安(今杭州市),是为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在1138年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