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全文]
2014年深圳市御宝轩征集到一对大清康熙年制五彩戏曲人物故事画缸,此对画缸的出现是康熙年五彩瓷器发展重大突破的见证。五彩人物故事画缸规格分别为高54cm 口径:48.5cm 底径:37cm/高:54cm 口径:47cm 底径:37cm。 …[全文]
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龙泉青瓷不但具备了青瓷所共有的为世人广泛接纳的秉性,而…[全文]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全文]
清康熙青花冰梅纹开光婴戏图罐 瓷器,尤其是青花瓷,是中国的一个标志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件,“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也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了青花瓷的身上。青花是中国瓷器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工…[全文]
黑陶艺术中,最令人着迷的是香格里拉尼西的藏族黑陶。尼西黑陶的历史,通常认为只有一千多年。不过,在几年前一次考古中,尼西乡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黑陶用料很讲究。一般来说,都是采用黄河冲击下来的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尼西…[全文]
自从钴料在元代被用来创造出釉下青花瓷品种以后,明、清二朝青花器一直占据着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地位。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创新,青花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用青花表现纹饰的方法也不断变化,“青花留白”就是一种非常工致美丽的纹饰制作方法。 所…[全文]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全文]
藏家告诉记者,现当代瓷器的收藏要素在于几个方面。 一是要看创作者的文化素养。收藏之前,必须摸清创作者的主攻方向。陶瓷大师都是术业有专攻,像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大师汪家旺就主攻粉彩鱼,而赵世文大师则主攻雪景和青绿山水。 二…[全文]
在烽火连天、饿殍满地的38年岁月里,正如民国时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学术、教育等领域仍然取得辉煌成就一样,民国瓷器尤其是艺术瓷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中国数千年陶瓷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改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