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艺术品拍卖在我国兴起后,名家字画一直是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每每有精品亮相,势必会吸引海内外众多藏家的追捧,有的藏家甚至在拍卖场上不惜巨资予以收购,像2004年翰海春季艺术晶拍卖会上,南京天地集团买家原准备3千万—4千万元的资金收购陆俨少的《…[全文]
2004年7月,一专门收藏各类石章的藏友余文轩花2.2万元买了一对鸡血石章料;本月初,他在杭州收藏品市场也买了一对和3年多前几乎一模一样的章料,350元。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这两对章料均非真品。 近年来田黄石以疯狂的幅度在飙升,昌化鸡血石的…[全文]
“文化是经济的先导,艺术品收藏是家庭和企业抵御风险的后盾,忽略了文化与收藏肯定要吃亏!”谈及当今收藏市场的话题,石狮藏友王建育语出惊人。他认为,虽然石狮目前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体现一个城市文化品位与…[全文]
在北京草场地新艺术区内,一个名为“Invisible vision”的展览静悄悄地开始了,却迅速引起了艺术圈内人士和前卫收藏家们的广泛关注。此次展览共邀请了6个国家、9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作品,包括国际知名的电子艺术大…[全文]
2007年1月,中国俄罗斯年已近尾声隆重收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俄两国艺术交流频频。而中国今年的拍卖收藏市场,对于俄罗斯油画的收藏风声渐起。这缘于中国与俄罗斯在油画领域的密切关系,也缘于中国人的俄罗斯情节。俄罗斯19世纪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在…[全文]
《福布斯》杂志对当前收藏市场五大热门藏品进行点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名列榜首,张晓刚便是典型代表。 张晓刚的作品从2006年3月在纽约苏富比以98万美元成交开始,就一路高歌猛进,在伦敦、纽约、香港、北京等地不时爆出高价。2007年11月24…[全文]
眼下,收藏市场上的老报纸销路不错。但职业收藏家警告说,老报纸中也充斥着大量赝品,特别是人工做旧的报纸基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记者在沈阳某市场看到,20年前的一些老报纸,每份卖到了十几元。一位摊主6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党报,要价50元…[全文]
两个月前,一块拇指大的昆仑玉观音玉坠在西宁市场上不超过300元,而现在已跃至500元。 元月上旬,青海昆仑玉被正式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后,不为人们熟知的昆仑玉成为市场新宠,行情看涨。然而,自古以来民间收藏界“千金…[全文]
民国紫檀大香熏,220万元成交;清代邓石如题款的大画案,290万元成交……上周六,南京正大拍卖公司举行的古典家具专场拍卖会上,200余件拍品受到收藏者和投资者的热捧。尽管恶劣的雨雪天气让很多外地藏家无法成行,拍卖会依…[全文]
王璜生,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出版美术史论专著《中国明清国画大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