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全省文物安全百日整顿活动中,崆峒区博物馆与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崆峒派出所组成专案组,于10月20日追回了出土于崆峒镇南坡村的1件明双龙戏珠纹贯耳铜瓶。 2007年7月26日,崆峒镇南坡村在搞梯田平地中发现了1件青铜器,区博物馆当即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出土后经鉴定是元明时期的狻猊铜炉。在清理现场,有群众向区博物馆反映之前有人将本地点挖出的1件花瓶样式的铜器私藏了。区博物馆请求崆峒派出所进行调查。崆...
近日,由金塔县文物管理部门组织、敦煌研究院文保中心承担施工任务的居延遗址地湾城、肩水金关一期保护工程顺利完工。 地湾城遗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0公里黑河右岸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肩水金关遗址位于地湾城北约2公里的黑河北口东岸。两遗址分别在1930年、1973年发掘出土15000余枚汉简和铜印、铜镞、铁器、陶器、芦草编织等大量遗物,内涵极为丰富,涉及整个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根据省人大2008年执法检查工作安排,10月7日至9日,省人大副主任崔玉琴率第一执法检查组赴定西、天水两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简称“一法一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由崔玉琴副主任任组长的第一检查组成员有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周德祥、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定西、天水两市及有关县市区领导、文物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崔主任一行采取听汇报、召...
通过潜心研究和动手制作,甘肃西夏文专家日前复原了失传700多年的西夏象棋。 甘肃武威知名西夏文泥活字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孙寿龄介绍,他是根据武威出土的一枚西夏铜象棋子“士”,复原了整套西夏象棋子及棋盘。 孙寿龄以铜为原料,送铸造厂反砂铸造了整套西夏棋子,并以皮革为原料,绘制了相配套的棋盘。 新复原的西夏象棋与中原地区传统的象棋一样,共32个棋子,棋...
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发掘现场,部分考古和文物保护专家在参观戎人豪华墓葬。 2007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二期考古发掘工作开始,截至目前,出土了一批豪华车乘及金、银、铜、锡等材质的文物。专家们认为,这是史书中记载很少的战国晚期戎人首领及贵族墓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甘肃省最大的民营博物馆--阳关博物馆迎来5周年庆典之际,600多件古代兵器首次亮相阳关博物馆。 记者从阳关博物馆了解到,这些兵器有矛、斧、刀、剑、戟、弩、鞭、叉等多个种类,材质以青铜器为主,还有石器、铁器、玉器等,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都有涉及,重点集中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时期,以实物形态展现了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初步鉴定,这些兵器有一定数...
根据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9月20日以来,省直各文博单位、各市州文物部门积极行动,陆续安排部署并组织开展文物安全百日检查整顿活动。 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纪新民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于9月19日发出通知,要求院属各部门以“强化意识、查找隐患、预防为主、确保安全”为目标,从查思想、查制度、查工作、查管理、查隐患、查防范开始,把“防盗、防火、防破坏、...
近期以来,我省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全省文物系统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省直各文博单位,特别是既承担着重要国保单位保护管理,又有可移动文物的单位,更是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敦煌研究院从抓制度、抓建设、抓管理、抓落实入手,着力打造“三防合一”(人防、物防、技防)的安防体系。一是明确...
9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廖北远主持召开了《甘肃炳灵寺石窟文物保护规划》审定会。与会人员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规划修改内容的情况汇报后,一致认为《规划》翔实可行,予以审定、核准。同时,就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要求编制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
9月10日,甘肃省副省长咸辉在平凉市崇信县、华亭县视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时查看了崇信县博物馆,听取了崇信县关于文物被盗事件的汇报,对做好崇信县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咸省长指出,崇信县博物馆文物被盗不是偶然的,反映出博物馆硬件和软件建设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她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崇信县在文物工作中要重...
9月17日,记者在全省文物安全会上了解到,我省(甘肃省)两年来不仅发生了多起野外文物和馆藏文物被盗事件,还发生了数起馆藏文物被损坏事故,且隐瞒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其中省博物馆展厅文物受损事件发生后,该馆没有及时上报且擅自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省文物局副局长杨惠福在会上通报说,2007年6月28日,省博物馆“甘肃彩陶”展厅发生了文物损坏事故,受损文物3件,其中2件一级文物,1...
近日,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依法判处盗挖新墩子南北滩汉墓群案件,四名犯罪分子分别领刑。 新墩子南北滩汉墓群是肃州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金佛寺镇兰新铁路707公里向南400米处。今年1月7日晚至8日凌晨,肃州区总寨镇总寨村尤某、范某伙同高台县刑满释放人员孙某、嘉峪关市供电公司的尤某,事先预谋,携带铁锨、铁镐、钢钎、绳子等工具,窜至新墩子南北滩墓群挖出一处深5米的盗洞,但没有挖到墓室,盗墓...
日前,敦煌市博物发生文物被盗案,这是甘肃省今年发生的第2起馆藏文物被盗案件。今年以来,甘肃境内的野外文物被盗掘案件也发生过5起,案件涉及多件珍贵文物。甘肃省文物部门决定于近日展开文物安全百日整顿。 敦煌市博物馆文物被盗案发生后,甘肃省省长徐守盛日前批示说,要把问题的症结找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甘肃省副省长咸辉表示,文物被盗被毁案件时有发生,既有文物管护设施薄弱、防护...
平凉市在近年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文物点22处。 今年4月份以来,平凉市文物普查人员充分应用高科技设备,采集文物标本,详细登录电子信息数据,建立翔实的第一手电子档案及纸质文物档案资料,并作为样板和典型在全省进行了推广。目前,全市田野文物调查已覆盖除崇信县外的5县1区,复查已登记文物点180处。其中崆峒区新发现文物点3处,静宁县新发现文物点3处,庄浪县新发现文物点1处,灵台县新发现文物...
日前,全省馆藏一、二级青铜器修复保护项目验收会在我市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丹华、马清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陆寿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辉等4位专家对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修复保护的332件(套)馆藏一、二级青铜器进行了验收,历时3年多的“紧急救治”也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青铜器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中国青铜器起源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