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陕西省文物局通报,通过高科技手段测定后最新确认,陕西富平县的银沟遗址(本报去年12月3日曾作报道)是唐中晚期至北宋时期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窑场遗址,这里出土的瓷片标本也具有唐末至北宋早期的文化特点。专家说,通过科学考古研究探讨文献记载中的唐代“鼎州窑”、五代“柴窑”与银沟遗址的关系,有望破解“鼎州窑”和“柴窑”之谜。倘若能够破解的话,那么,现有的中国陶瓷史或将重写。 据了解,破解“鼎州窑”和...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和市园林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由于这些石刻年代久远,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风化,其中一对石将军均有一条裂缝,如遇外力将有倒塌之险,对此,市文保所已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为了预防人为破坏,消除安全隐患,市文保所建议市园林局在石将军的外围设置金属护栏进行保护,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位于万象山公园内,共九尊,分别为...
3月16日上午,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队长石自社,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研讨会。 与会专家来到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相关考古发掘单位的工作汇报,对新郑门遗址规范细致的考古工作给予高度...
陕西省文物局23日披露,经考古确认,陕西银沟遗址是唐中晚期至北宋时期中国北方重要的制瓷窑场遗址。目前当地已发现各类遗迹1910处,其中窑炉318座。 银沟遗址位于陕西富平县银沟村,遗存有大量古窑炉、古井、灰坑等遗迹,考古人员在该处发现厚0.7米的文化堆积层。目前已探明遗址范围东西1600米、南北1800米,共发现各类遗迹1910处,其中窑炉318座、古井145眼、墓葬112座。地表和地下有大量唐...
大风乡高拱桥,专家组考察认为,基本可以确定它是荔枝道的一个重要节点 (图由达州市博物馆提供) 3月9日至16日,多名国内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赴达州进行考古调查,勾勒出荔枝道的基本走向。 荔枝道: 基本走向为涪陵—垫江—梁平—大竹—达川区—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平昌县—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玉带乡、魏家乡)—通江县—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镇巴县,共经过10...
中国钧窑瓷器艺术研究者丁建中先生从中国瓷器窑口、釉下彩及窑变讲起。他说,由于历史原因,钧窑瓷器精品传世不多,形成了市场价格逐年攀高的趋势,在钧窑仿制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学习了解一些鉴定技法和掌握一些钧窑历史就成了收藏者所必备的知识。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
仿汝釉圆洗,清乾隆,高5cm,口径16.7cm,足径8.7cm。 洗圆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处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体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窑釉。底有9个支钉痕,中心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烧制青瓷而著称,其釉色清纯宁静,青中闪蓝,有“雨过天青”的美誉。景德镇仿宋汝窑器始自明宣德时期,但传世品极少。清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酷爱汝窑器,曾授意督陶官唐英大量仿...
被纳入蜀道申遗范围的荔枝道、米仓道考古调查再度收获新发现。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两条古道达州境内的考古成果:分布在宣汉、大竹、达川、渠县等区县的6处唐宋摩崖造像,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了新资料和佐证。其中,宣汉千佛岩摩崖造像为这次新发现。考古人员还透露,这些造像的风格和组合特征受到巴中地区石窟艺术的影响,说明在唐宋时期,米仓道和荔枝道这两条南北走向的路线已经存在着横向联系。 6处造像都属唐宋时...
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州市境内的30余处文物点。 “荔枝道”,系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途经四川达州...
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街区,是老杭州最认同的皇城根儿。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十几年的雕琢,这里的历史人文魅力复活,曾经的繁华得到成功续写,成为老街保护兴盛的先锋和模板。 此次市党政代表团看杭州、学杭州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徜徉在这“活化的历史”中,代表们啧啧称奇之余,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走现场—— 重现传统水乡意境 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在大规模城市改造中失踪的浓...
3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摄制组走进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将镜头对准了“临安人的一天——杭州民间收藏的南宋器物展”,寻访南宋的秘密。 摄制组编导一行在3月13日曾到官博进行踩点,详细了解办展初衷、策展思路,并认真参观了展览。“临安人的一天——杭州民间收藏的南宋器物展”围绕一对南宋小夫妻的一日生活展开,通过六个场景将精心甄选自十多位收藏家的240余件(套)藏品串联起来,还原了南...
千佛岩摩崖造像 大风高拱桥 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 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州市境内的30余处文物点。 “荔枝道”,系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
1909年既济水电汉口水塔 宋炜臣并不是武汉人,他出生于宁波镇海,自幼家境贫寒,在近郊的一座杂货店里打零工。像这样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一生也许就是做点小买卖,勉强糊口度日而已。然而宋炜臣的好运气在他十六岁那年降临了。 那一年,已是上海巨商的叶澄衷回乡拜祭先祖,他在宋炜臣打工的杂货店里买了烧纸香烛等一应之物,随即结账走人。等他走了之后,宋炜臣才发觉刚才的客人多给了钱,于是他追...
宋代黑釉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最常见的品种。宋代民间大量生产黑釉生活用瓷。宋代时黑釉瓷器的生产数量大大增加,据资料统计,三分之一以上的窑场都生产黑釉瓷,尤其是黑釉碗盘的产量很大。其中,对黑釉瓷器烧制品种最齐全的当属福建建窑。 建窑黑釉瓷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创烧出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又富有装饰效果的黑釉瓷产品,品种包括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釉、结晶冰花纹釉、芝麻花釉、龟裂纹...
【摘要】北宋前期,佛教邑社遍布定州城乡、军队,出土于静志寺、净众院两座塔基地宫的文物铭刻、题记等资料,以及现存开元寺塔内的建塔时期的碑刻文字,含有大量相关信息。对这些文物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当时定州的佛邑种类、规模、领导设置、人员身份以及与寺院的关系等。 【关键词】定州 北宋前期 佛教邑社 【来源】《文物春秋》2015年06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