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枕呈腰型、平底、中空、背部中心上方开有气孔,从底部可见胎土呈灰色,通体施白釉,釉下以白色化妆土为衬;枕腰部刻卷草纹,枕面饰一鹦鹉,振翅高飞,穿行于云朵之间,鹦鹉和卷云之外饰以密集的圆形珍珠地子。 珍 珠地是盛行于唐代金银器制作之中的一种装饰方法,模压成型,使主题文饰呈现立体感,雍容华贵,装饰效果强...
记者在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5年科研成果汇报会上获悉,重庆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宋蒙战争时期合州州治衙署大小已基本确定,总面积为1.5至2万平方米。据悉,这是目前中国出土的高规格的南宋时期衙署遗址。 范家堰遗址 三级庭院沿山分布 2014年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在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发现一座总面积1.5万至2万平方米的四合院形衙署建筑。专家推测,这...
从大好河山、民生风情、诗词书画、南北戏文、科技发明等不同的侧面来描绘一个远去王朝的真实肖像。轻轻的脚步,跟我一起梦回千年。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南宋。 有人说现在的生活好像被文艺青年包围了,或者说是被文艺青年的生活方式包围了。其实,文青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词,这是历史的传承。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南宋司空见惯。 夏燕平所理解的南宋时代的文艺,不是一个青年的概念,是一个社会的概念。 “社会都很文艺,女...
吉州窑黑地白梅纹碗 吉州窑黑釉木叶盏 在宋代的陶瓷窑中,有两个著名的窑口,它们以烧制黑釉茶盏(碗)而闻名于世。这就是福建的建阳窑和江西的吉州窑。其中,吉州窑以创烧了剪纸贴花及木叶纹黑釉茶盏而鹤立瓷坛。 木叶纹茶盏创烧于江西宋代吉州窑。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停烧于元末明初。地处赣江中游,在绵延数十公里的赣江两岸,形成了以永和窑、彭家窑、临江窑为中心的古吉州窑系。 在...
图1 图2 这件北宋繁昌窑青白釉蝴蝶结纹执壶(图1),高18.8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6.9厘米,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隘口公社北宋元祐二年(1087)纪年墓出土,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被鉴定为二级文物。 该执壶盘口,细颈,溜肩,肩部有泥条式双系,细曲流,流口低于壶口,盘口与壶肩部之间置一把手。此执壶的最大亮点在于细曲流下方贴塑有蝴蝶结形装饰(图2),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同时执壶的上腹部作...
图中所示是一套景德镇窑影青釉花口托盏,是2006年在安徽省宿松县南宋嘉定八年(1215)纪年墓出土。整套托盏由盏和盏托两部分组成,其上花口小盏口径10.4厘米,底径4.3厘米,高5.2厘米;其下花口盏托口径16.2厘米,底径4.3厘米,高2.8厘米。盏与盏托均呈八瓣花口形,盏的口沿为芒口,未施釉,敞口,弧腹,腹部为八棱状,高圈足,圈足外撇,足内施满釉。盏托似碟,较扁平,略有弧度,口沿亦为芒口,腹部...
南朝宋(420—479),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图最大的朝代,当时所谓“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改国号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宋废帝,又称前废帝,即刘子业(449—466),小字法师,宋孝武帝刘骏长子,母文穆皇后王宪嫄,南朝宋第六位皇帝。453年,被立为皇太子。464年,宋孝武帝去世,...
近日,南京文化学人叶伯瑜收到一份北宋墓志的拓片(见图)。他介绍说,这是湖州藏友盛良君寄赠的,他边读边抄录了一遍。 墓主是一位年仅39岁的女士“凌氏”,她的丈夫名叫“方造”,是个书生。在丈夫离家赴汴京赶考之后,凌氏因病在家去世了。 本来,科举落第的方造就很郁闷,在得知妻子的死讯后,他“创剧痛深,形影相吊,日行二百里,踰浃至吾庐”,一人怀着双重悲痛,每天跋涉两百里,十天后赶回家中,只见家中乱成一团...
杭州“庆宜堂”珍藏宋“大觀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口径24.8cm,通高8.2cm,圈足17.8cm.通体施凝厚之乳光釉,釉层肥润,七瓣海棠的瓣折中间有七枚鼓钉突起,弧形浅腹。圈足平底,不施釉。器身外弧腹呈玫瑰紫色。洗里面施天青色釉,釉汁中隐现短曲线,业内所谓“蚯蚓走泥纹”是也,并隐有细小棕眼。器底涂以老油纸色金酱釉,上再覆施块状的蟹甲青釉。器底正中刻“大觀年制”四篆字,阳文凸起,中间填以真...
北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所铸之“建国”、“靖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共有13种,其中“崇宁”、“大观”为皇帝亲手所书,称之为御书钱,更因为徽宗是位大书法家,其瘦金体、铁画银钩,人见人爱,千百年来仍是藏家收藏的重点。这两种御书钱也有多种版别,文字上有大字、大样、广穿、宽观等为珍,其后背有星、月纹者最为罕见,特别是大观通宝小平钱,这种钱在北宋钱币中文字最美、工艺最精...
南宋时,临安人到底有没有专用牙刷?杯垫一般大小的四方铜镜,其实藏了防伪密码? 1月22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016年的开年大展“临安人的一天——杭州民间收藏的南宋器物展”即将开展,共248件(套)展品,展示了南宋临安人的日常生活百态。 现在,我们就跟着生活在南宋临安的普通小夫妻宋潇洒与宋王氏桂花的一日行程缓缓走来,看看800多年前,临安人会如何度过普通的一天呢? 想更近距离看南宋生活,请去...
耀州窑在众多窑场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崛起,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优势就在于它自身精湛先进的制瓷工艺——巧如范金的制坯,光泽温润的釉色,犀利洒脱的刻花纹饰。 宋代耀州窑胎色灰白,露胎处呈酱黄色。胎骨薄而坚固致密。其青瓷釉色,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呈橄榄青色。这种橄榄青,与唐五代“越州上”的越窑“秘色”很相似。器物釉面施釉匀净,釉面多小片冰裂纹,边沿部分发褐黄色,俗称姜黄色。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刻...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是唯一未发现窑址的瓷窑。但在传世瓷器中,却有较多哥窑瓷器,这些传世器物,器身施有粉青、灰青或米黄色釉,通体开有细小纹片,形制精雅细巧,古朴而又素净。数百年来,人们十分喜爱这类瓷器,一直是收藏家赏玩的理想佳品,其市场价值甚高,因而,后世屡有仿制和作伪。 我们鉴定宋哥窑器,首先应当注意其胎釉、造型方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宋代或元代哥窑器的胎质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瓷胎,胎土色调有黑褐色...
2016年1月15日,河南洛阳宜阳县赵堡镇西赵村一处山坡上,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北宋砖雕壁画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座墓葬保存非常完好,没有出现被盗痕迹,墓室内的砖雕壁画非常精美。该墓室内出土一方墓志证实墓主人为北宋一张姓居士;不足6平方米的墓室内,一座大大的石棺保存完好,棺盖尚未打开,石棺两头和墓室墙壁之间的距离仅有十余公分;石棺的周围,也就是墓室四周的墙壁上,用砖垒砌出斗拱、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