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浒墅关“赵王坟”发现的金砖,清晰地刻有“乾隆伍拾玖年成造细料贰尺贰寸金砖”边款。 高新区浒墅关镇上塘地区近日发现南宋“赵王坟”遗址,现场挖出部分金砖。经苏报牵线,考古部门前天傍晚已紧急介入。 热心读者、“吴文化学习群”QQ群友钟华6日下午向苏报报料,浒墅关上塘地区在平整地块时,在浒墅关中心小学原址处发现“赵王坟”遗址,里面出土了不少清代金砖,品相较好的已被一些挖掘者取出并随意买卖。钟华还发来了...
2011年,山东省金乡县有关部门在兴隆乡洛城村进行文化调查时,发现一通落款为“雍熙二年”的宋代石碑。碑已残损,长约182厘米,宽约98厘米,部分文字无法识别。碑文前半部分为立碑缘由;中间为《父母恩重经》一卷,经文10行,满行约54字;后为立碑者姓名。现录文如下: 金乡县遵化乡中乐城村魏郡□延朗闻开辟二仪有孝道方生于五教□因夫子为曾参□孝为□行□源上至□庶未有□行孝敬而成身者矣。延朗每恨少亡(缺)...
“环保”“绿色”是现代概念,但谈不上是现代观念,而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宋代延续前代的做法,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各州县又设“农师”之职,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之,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又严禁捕食青蛙,因为宋人已发现青蛙乃庄稼害虫的天敌。这一立法大概是最早的“野生动物保...
记者从市文物管理局了解到,淮上区发掘了一处宋代古墓。 2月29日上午,市文物管理局接到当地群众举报称,村民在淮上区曹老集镇荷花园居委会的一条水沟清淤时,发现了石砖,疑似一座墓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其进行发掘、保护。 市文物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初步发掘,确定这是一处宋代砖石结构的小型墓葬,长约205厘米,两侧分别宽42厘米和70厘米,高80厘米,墓向195度,墓室底砖...
崔白(1004年至1088年),字子西,濠州人。画艺精湛,深受神宗眷顾,补入图画院。他的花鸟画在继承徐熙、黄荃二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 的风格,以工谨与粗放笔法交相搭配,发展出更为自然而富野趣的新风格。改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荃父子的浓艳画风。 为风曲折的衰 草枯荷,是崔白绘画的特色之一,北宋文人对他的诗咏中,常可见“风蒲半折”、“风折枯荷”等语。似乎这并不是一般画家经常描绘的主题。与山...
工作人员在现场细致勘察。 “我一挖机下去,听到声音不对,就赶紧停工找老板来。”3月2日,在合肥市凤阳路元件三厂回迁工地内,挖掘机师傅老刘说。经过合肥市文管部门细致勘察,初步认定这个埋于地下3米的古墓为北宋墓,现场还出土了一件铜镜,但由于其他可供参考内容太少,暂时还不能确定墓葬的主人身份。 回迁工地挖到灰土覆盖的棺木 3月2日12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该工地的工头正在指挥工人们暂时停工,等待文...
湖南宁乡农民熊尚丰和肖爱民在挖沟取土时发现两件文物,俩人通知文物部门并上交文物,获奖励各400元。2日,在接受采访时,熊尚丰坦言,当时他很坚定地要报告文物部门,“这个文物是属于国家的,不能归私人所有!” 熊尚丰是宁乡县黄材镇井冲村村民,今年45岁,这几天他忙着给家里修路。“上星期六,我跟同村村民肖爱民在离家不到百米的地方挖沟取土,大约上午10点多,突然感觉锄头挖到了坚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奇形怪...
扒村窑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的一座重要民间陶瓷窑场,在中国陶瓷史上被列为磁州窑类型的代表窑场之一。扒村窑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浅井乡境内。遗址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扒村窑始于北宋,盛于金代,终于元早期。以烧造白地黑花瓷见长,兼烧白地划花、赭底黑花、绿釉划花、黄釉划花、黒釉刻花、黒釉酱彩、孔雀蓝釉、红绿彩、三彩、搅胎、搅釉、白瓷、黒瓷、钧瓷等品种,集中展示了我国陶瓷装饰由胎装饰、釉...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那么何为建盏呢?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
图①为造桥路碑全貌。 图②造桥路碑需三四名成年人一起使劲才能抬起。 图③造桥路碑被妥善转移至蕉城区博物馆。 昨日,在蕉城区漳湾镇蒋澳村几名村民的合力下,一块“庞然大物”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蕉城区博物馆,别看这“庞然大物”其貌不扬,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来,这是蒋澳村内的一块造桥路碑,出自南宋时期,重约400余斤。 对于这块“造桥路碑”,蕉城区博物馆馆长钟荣富坦言并不陌生。据其介绍...
自近日起到3月20日,“闲事与雅器——泰华古轩藏宋元珍品”展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280件(套)器物,时代上起唐代,下迄明代,以宋代瓷器为大宗,以茶、酒器为重,兼及花器、香器、文具,力图还原宋人的文化生活图景。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的生活美学、艺术品位,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和提倡。就此,记者采访了香港泰华古轩的主人麦浦泰,请他畅谈二十多年的收藏心...
每逢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灯谜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在我国由来已久。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南宋时,首都临安(今...
铃声响处马帮来 回顾历史,经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相继开辟出古丝绸之路之后,丝绸之路上马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把代表华夏文明强盛的丝绸和瓷器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北和亚欧各国,曾经使一些国家元首及贵族把拥有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作炫耀富有的象征,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见图)应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件作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在此间透露,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已正式启动。 吴元新近日在天津举行的“非遗与生活--大吉”系列艺术活动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过去,蓝印花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不论是孩子刚出生时裹在身上的襁褓布,还是新人结婚时绣有‘麒麟送子’‘凤戏牡丹’等图案的被面,用的都是蓝印花布。” 据了解,蓝印花布源自...
崔白(1004年至1088年),字子西,濠州人。画艺精湛,深受神宗眷顾,补入图画院。他的花鸟画在继承徐熙、黄荃二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以工谨与粗放笔法交相搭配,发展出更为自然而富野趣的新风格。改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荃父子的浓艳画风。 为风曲折的衰草枯荷,是崔白绘画的特色之一,北宋文人对他的诗咏中,常可见“风蒲半折”、“风折枯荷”等语。似乎这并不是一般画家经常描绘的主题。与山喜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