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商:看宋炜臣如何高大上地使用一封举荐信?
1909年既济水电汉口水塔
宋炜臣并不是武汉人,他出生于宁波镇海,自幼家境贫寒,在近郊的一座杂货店里打零工。像这样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一生也许就是做点小买卖,勉强糊口度日而已。然而宋炜臣的好运气在他十六岁那年降临了。
那一年,已是上海巨商的叶澄衷回乡拜祭先祖,他在宋炜臣打工的杂货店里买了烧纸香烛等一应之物,随即结账走人。等他走了之后,宋炜臣才发觉刚才的客人多给了钱,于是他追出了很远,这才赶上了叶澄衷,将多余的钱还给了他。叶澄衷其实并不在乎这区区之数,但是宋炜臣的作为却让他心中大大一动,想起了当年自己也是因为在码头拾金不昧,得到了洋人的赏识,这才走上了生意之路,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五金大王。
因此一念,叶澄衷重返上海时,除了家乡的土特产之外,还带走了宋炜臣,打算让他到自己的企业中学做生意。当时有人劝叶澄衷,说是一个乡下孩子没见过世面,到了上海大世界里必定木讷无用,可是叶澄衷却回答说:“本事可以慢慢学嘛,我更看重的是他的诚信不欺,这才是生意人的底子。”
宋炜臣果然不负叶澄衷之望,他为人的长处就是敢于尝试同时又踏实肯干,这样很快就在一班宁波老乡中脱颖而出,没几年的工夫已经成长为上海商界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叶澄衷对宋炜臣一向信任有加,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小伙子的商才出众,于是力排众议,将自己创办的燮昌火柴厂交给二十出头的宋炜臣打理,结果在宋炜臣的经营下,燮昌火柴厂的产品质量不输于欧美日本,而价格则低于列强,于是销路大开,上海商界这才信服叶澄衷的眼光,羡慕他从乡下“捡来”一个精明能干的好助手。
年少有为的宋炜臣并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助手,他还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只不过碍于叶澄衷对自己的恩情,这话迟迟不愿说出口。叶澄衷阅人无数,其实早就看出了宋炜臣的雄心壮志,不仅不以为忤,反倒很是激赏。他知道宋炜臣有十四万两白银的积蓄,于是也拿出相同之数,与宋炜臣合伙做生意。宋炜臣知道叶澄衷其实能拿出更多的本金,只是为了尊重自己,才将股本控制在十四万两,以示双方权利均等。感动之余,他向叶澄衷虚心讨教,二人一致看好“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是发展新式企业的风水宝地。
宋炜臣单枪匹马来到武汉,他手中本有一封叶澄衷向湖广总督张之洞举荐的书信,但却并没有立刻去拜见张之洞,而是耐下性子观察着武汉的商机。很快他发现,张之洞一心要打造新式军队,而武汉的成衣铺却无人知晓如何去做新式军装。宋炜臣马上给上海打电报,请叶澄衷采办新式的军帽军服,自己又连夜创办了华胜呢绒军服皮件号,专办这项买卖。商机转瞬即逝,等到武汉商家回过味来,宋炜臣已经将新军的军服生意整个包了下来。
华胜呢绒军服皮件号提供的军服质量一流,服色光鲜,张之洞阅兵时很是满意,于是破格接见宋炜臣,宋炜臣这才把叶澄衷的信件呈上,张之洞立刻觉得眼前这个商人不同凡响,别人巴不得攀上的关系,他却能沉下心来凭本事做事,实在难得。
就这样,宋炜臣来到武汉不久,就顺利结交了湖广官场最大的官员张之洞,这也为他今后的生意打开了一条便利通路。
宋炜臣来到武汉后开办了燮昌火柴二厂,生意同样做得风生水起,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抢先为燮昌火柴申请了专利保护,按照当时中国执行的专利法,在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不允许其他国家在中国设立火柴厂,仅此一项,宋炜臣就获利几十万两白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