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9日,浙江省文物局鲍贤伦局长在良渚遗址管委会张炳火主任、吴立炜副主任的陪同下,考察良渚遗址考古工作,并看望了长期坚守考古发掘一线岗位的业务人员。 鲍贤伦局长听取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研究员的工作情况汇报,仔细询问了考古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实地踏勘莫角山四周城墙遗迹的分布情况。鲍贤伦局长充分肯定了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希望考古人员继续保持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省的文化...
青铜镞 正在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水井遗址青铜戈 位于象山丹城的塔山遗址首次发掘出商周时期青铜器。前日,在塔山遗址三期发掘考古队住地,属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镞、青铜戈、青铜鱼钩和青铜钩等珍贵文物亮了相。 1988年,位于象山塔山南麓山坡上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被发现,1990年考古发掘中认定在第七文化层发现红烧土垒砌残墙两堵,距今已有6000多年。国家文物局专家曾为此作出评价:塔山遗址对研究江...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鲜有古人类活动记载的尚志市,最近发现了一处大型古人类文化遗址,专家鉴定为汉魏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遗址出土的器物表明,古人类曾经在这一地区活动频繁。 据尚志市文馆所副所长邓树平介绍,这处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他在野外踏查时发现的。遗址位于苇河镇志成村北约500米处,是三处相连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据邓树平介绍,遗址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近200米,地面散落着陶片、石屑、石斧和网...
据达州市文管所昨(7)日透露,宣汉罗家坝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的前期发掘已于日前结束,清理了16座战国墓葬,首次发现了船棺痕迹,推测墓葬主人是廪君巴人的后裔。 国家文物局批准罗家坝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目前已经发掘了260平方米。达州市文管所所长马幸辛告诉记者,前期发掘中出土了铜器、陶器300多件,其中铜器150余件,主要包括铜兵器、工具和生活器具等等。“这批铜器和陶器具...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以东约二百公里的吐鲁番吐峪沟乡火焰山南麓的荒漠戈壁上,分布着数千座三千年前到二千年前间秦汉至唐代墓葬,这就是被称为新疆最大的史前古墓群遗址—洋海古墓群。 深秋时节,笔者有幸走进这片写满历史的土地。随行的科考专家指着前方露出斑驳黄土说,那是一号墓地,依次向南是二号、三号墓地。尽管盗掘破坏严重,特别是三号墓地的八十座墓葬均遭到破坏,但在发掘过程中,几乎都有新的发现,这些陌生的、出人意...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在江西考察时,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南京明城墙砖官窑遗址。昨天,考察队带着收集到的样砖和标本回到南京。城墙专家认为,此次发现意义重大,对推动南京明城墙的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杨国庆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将把该窑群中的一座整体搬迁至南京陈列展出。 民间藏家扫墓捡到大青砖 南京明城墙砖官窑的重大发现,得益于江西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去年他回老家扫墓时,在山上捡...
缀有精美纹饰的建筑构件证明这里曾有“皇宫建筑” 现场发掘出的罕见的六朝红陶壶和青瓷碗 邓府巷1号探坑挖掘现场 南京邓府巷发现1500年前的建康城壕 六朝繁华“台城”一角已现 “台城”中心约在今总统府附近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凄美的《台城》,是唐代诗...
600年前,朱元璋修筑南京明城墙全长达35.367公里,这些城砖竟有部分产自江西分宜县。10月31日下午,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一行3人,专程来到分宜县分宜镇芦塘村一块山地的土窑旁考证,当场确认这是全国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南京皇城城墙砖官窑遗址,并拟将该窑整体搬迁至南京。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原先有100多个古窑。记者在现场看到,官窑呈水缸形,保存完好的官窑内有3个烟囱,手可伸入其...
“从出土的绳纹、方格纹黑陶片和罐、盆等物品,可以更加确认此处就是龙山文化遗址。我们还要在这里继续发掘,寻找先商文化、月石文化、夏文化的遗迹、遗物。”昨日下午,在民权县双塔乡牛牧岗村北500米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刘余力指着10多个正在挖掘的探方(如图)向记者介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于10月15日开始对牛牧岗新石器龙山早期文化遗址进行全...
墙砖上的文字 因被金庸写进了《射雕英雄传》,宋蒙之间的襄阳大战被很多人所熟知。但襄阳大战在哪里摆开,一直无人知晓。 昨日,从襄樊市考古所传出消息,该所近日在襄阳古城以南的岘山附近,发现了一段南宋时期的砖墙和壕沟。经初步鉴定,这是襄阳大战的军事设施——寨堡的围墙和壕沟。襄阳大战遗址得以首次发现。 昨日,记者来到遗址现场看到,一段100多米长、1米多宽的砖墙呈倒塌状,由大量青砖构造而成,大致呈弧...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的三原县新近发现了两百多处新的文物点,其中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刘李沟唐宋古城遗址,以及四十万平方米的惠家秦汉宫殿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原县始建于前秦,建县于北魏,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古迹众多,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时在此间共发现文物点一百四十九处(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三原的文物点增...
昨日记者获悉,继成都市考古工作者于9月在双流县华阳街道河池社区成功挖掘出宝墩遗址后,振奋人心的消息再次传来——考古工作者们成功发掘出一架该遗址古人骸骨,被证明属4000年前的人类骸骨。由此,长期盛传双流2300年的文明史有了新的突破和历史证据,其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1700余年。 今年9月,宝墩遗址被正式发掘,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这也是在双流县发现的第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早期遗址,属于新石...
11月1日下午,胶州市民袁先生向本报反映,胶州云溪河底施工时铲车挖出了不少古瓷器,吸引了一些收藏爱好者前去寻宝。胶州本不产瓷器,这些稀罕物件是从哪里来的?胶州有关专家表示:古胶州市舶司曾经是古代北方唯一的一个码头,有着‘千年商埠’的美誉。这些瓷器的发现,为古胶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提供了有力证据。”据了解, 11月2日,有关部门将对该遗址进行挖掘。 河底施工挖出&...
从中华门外的长干桥往西约一公里的下码头社区,散落着一些残缺的石磨、石臼等。附近的秦淮河南岸上,有一处由大块古老的条石砌成的石阶。南京业余考古研究者韦世林说,这里应该就是建于清代、专门用于运送粮食的下码头遗址所在。南京博物馆两位专家到现场考察后表示,下码头遗址可能就在这。 昨天,记者和韦世林及南京博物馆两位专家来到下码头社区。在秦淮河南岸景观带,有一处石头砌成的陡峭斜坡,长近百米。斜坡中部有一段长...
发掘现场 出土文物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于10月15日开始对牛牧岗新石器龙山早期文化遗址进行全面发掘。 发掘地址位于民权县双塔乡牛牧岗村北500米处,文物普查证实,属新石器龙山早期文化遗址,地表有两个漫圆形土岗。西土岗被当地居民取土挖一长方形深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土过仰韶时期黑白色彩陶片,龙山时期带有条纹的抹光黑陶片和素面抹光红陶片及夹砂粗陶片,石刀、石镰、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