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城墙一角 漳浦县古雷开发区古城村距海500米处,有一座明代正德十一年间修建的海防古城,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 古城四周的城墙长满荒草,长约600米,宽约400米,上可骑马,内建40座古厝。门洞长约3米,宽约1.5米,有两重门闩。门洞的右边上方凿刻着明正德十一年,门的右边立着两块字迹模糊的石碑,其中一块依稀写着明巡检司古雷社永记的字样。这是证明最早的古雷社建址在此地的证据。进去是演马场,长约...
西安市相关部门近日派出工作人员428人,挖掘机和装载机各一台,对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内一些抢建乱盖建筑实行第三批强行拆除,共有13处总面积为2021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 这一次强拆是继12月11日第一批强拆(15处832平方米),12月14日第二批强拆(16处1504平方米)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强拆。拆除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还有村民顶风抢建乱盖,相关部门将随时对其违建进行依法强拆,为大明宫遗址区...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古蜀文明研讨会”上,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徐学书研究员认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目前已澄清了古代历史文献和传说中的诸多谜团。 徐学书称:“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所表现出的紧密文化关系,证实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古蜀人南迁进入云南,以及蜀人大军在蜀王子率领下南征越南北部高原建立国家,亡国后余部逃亡东南亚海...
12月18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自今年10月确定高安市和靖安县为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市以来,两地积极组织文物队伍开展对重点地区的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10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对高安市华林山镇周岭村造纸作坊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20多处沤竹麻坑,2座纸槽房遗址和16座水碓,还出土了晚唐五代的青瓷,宋代釉口刻花影青瓷,元代白口青白瓷,明代青花瓷以及砚、钱币、铜...
备受关注的《镇江市铁瓮城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正式通过了以两院院士周干峙、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为首的专家团的论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铁瓮城遗址的历史价值,并最终确定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铁瓮城建于三国孙权时期,在吴国几座都城中建城年代最久,保存遗迹最为完整,而文化内涵亦极为丰富,作为地方政治中心的治所,历经晋、唐直至明、清,这在古代城市史上也是十...
近日,宁夏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鸽子山遗址有铁丝网进行圈地围护,形成了保护屏障。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1000多年的历史。因遗址地处偏远地带加之近年来该地区进行基本建设,新建风力发电厂、石灰窑等,对该遗址保护形成很大威胁。为了将鸽子山遗址严加保护,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筹资2万元,对该遗址用铁丝网进行了护围,栽了界桩,竖立了保护标志,说明牌。同时聘请了一名文物保护员,签定...
6次发掘、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13孔石刀为世界上首次发现。近日,记者从安徽潜山县文管部门获悉,安徽薛家岗遗址保护项目已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861重点工程项目,有关部门将斥资340万元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薛家岗遗址位于安徽潜山县王河镇永岗、利华两村交界处,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自1979年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广州中山大学古人类学系先后6次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
商城遗址处,还能看见新建的房子 被紫荆山路隔开的商城墙 就在记者近日拍摄下这组画面时,居住在郑州商城遗址的部分市民还在不停拆旧房建新房。 经历3600多年风雨沧桑,绵延于郑州市区东南地面上4公里多长的商代古城墙,是郑州成为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见证,然而,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仅靠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10多名工作人员的努力与呐喊,步履维艰: 1997年,紫荆山路开通横穿商城墙,这是大都市发...
位于怀宁县马庙镇栗岗村境内的孙家城遗址,由于难解的身世之谜而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昨日上午,笔者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该县已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古城进行尝试性发掘,不久有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孙家城遗址位于怀宁县的最北端,在两大主古河道之一的大沙河南岸,与桐城市仅一河之隔。整个遗址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430米,东端宽于北端,近似长圆形,东西南三面用黄土堆砌,一面临大沙河,河面宽100...
前面讲了,专家之所以不反对“良渚古城的功能相当于紫禁城”的说法,是因为古城保卫着良渚文化中两个重要的遗址——有宫殿痕迹的莫角山和有“王陵”之称的反山。 已故的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说,考古这个工作,很多时候好像是坐在那里大发奇想,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只是还要做许多工作…… 那莫角山、反山、古城,这三个良渚文化中重量级的遗...
昨日,记者从雅安市文物管理所获悉,省考古专家近日在天全县多功乡多功村一组发现该市最大的一处唐宋时期文化遗址,目前已挖掘出一个唐宋时期的瓦窑。据悉,这是四川发现的首个专门烧制屋瓦的唐代陶窑。 “这个瓦窑价值非常高,保存相当完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德安称,陶窑内部的烧结面清黑光亮,证明使用的温度极高,使用年限相当长,很有可能是从唐代建造以后一直沿用至宋朝。“...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首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遗址内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一应俱全,这是我国首次发掘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考古工作正加紧进行。 12月14日,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工作 12月14日,...
在古城墙上挖坑原来不是搞破坏 文物部门称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强了,很高兴被误会 “商城遗址城墙上有十几个人在挖土!”昨天上午,郑州市民杜先生致电商报,称有一伙人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上挖了两个大坑,不知道要干什么。 当天上午11时20分许,记者赶到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叉口西50米路北的一段古城墙上,只见荒草蔓延,瓦砾遍地。四五个农民工模样的人正在挥锹挖土,已经挖出了一...
2001年至2006年,云南省考古所和大理州考古人员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先后对大理市海东银梭岛进行了考古发掘。 经对银梭岛北部6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表现60层剖面,探方深达6.8米,出土大量遗物和遗迹,获陶片约30吨,编号小器物1万余件,种类有陶、石、玉、骨、青铜、牙器、石刀、石斧、石锛、骨锥、陶器等,有房屋、灰坑、沟、火堆、柱洞等遗迹,出土大量古代螺壳及动物骨髓。并出土了云南考古中属新石器时代...
据河北日报消息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浙江良渚遗址(前5300———前4000年)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