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莫角山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30余万平方米,土层厚达10.2米。大土台上还有3个小的土墩,呈三足鼎立之势。 南为乌龟山,北名小莫角山,东谓大莫角山。从发掘的1400平方米中发现大片的夯筑基址和大型柱洞遗迹,考古学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一个中心城址,是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莫角山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性质,以及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
西面城墙发掘点,当年城墙的石头规则地排列着 考古人员29日在浙江杭州宣布,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新华社 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市遗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专家称之为“中华第一城”。 ...
一条铺满石块的河沟 回顾这座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要从去年6月的一天说起。当时,为了配合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发掘中,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 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立即对河东岸高地做局部解剖。他们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砌而成的,厚度近4米,底部铺垫有人工开采的石块。由此,考古队员初步推测,葡萄畈村所在的南北...
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工作人员施昕更在良渚一带首先对良渚遗址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田野考古发掘,之后这类以黑陶、磨光石器和精致玉器为代表的遗存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不断被发现。 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鼐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70余年的考古发掘证实,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分布最为集中,且文化规格和价值最高的地区。“良渚乃古杭州。”&...
经过近一年半的考古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关帝庙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揭露,在1.8万平方米发掘区内,首次发现了集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于一体的商代晚期小型聚落遗址。12月11日,记者在遗址发掘现场采访时,省考古所所长、我省著名考古专家孙新民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学术价值较大,该遗址已被中...
2007年年初以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靖安县水口乡主持发掘的东周大墓,是目前国内先秦时期最大的“一坑多棺”墓葬,填补了我国多项同期考古空白。 作为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的靖安县,将水口东周墓葬周边地区列为普查重点,积极配合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开展该项目的调查工作。全县文物普查组人员与省考古所专家一起组成联合普查队,对水口东周墓葬周边5公里半径范围内进行“...
古城的发现,为良渚申遗增加了巨大的筹码 “良渚古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唯一性和代表性,使其在‘申遗’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日前检查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工作时说,要以良渚遗址“申遗”为目标,抓好古城遗址保护工作。 古城的发现,对华夏文明意义重大。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评价:目前中国所发现...
良渚古城西城墙遗址附近是芦花飞舞的原野 瑶山玉琮 石犁 “良渚古城这一重大考古新发现,势必为良渚遗址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又添一张‘王牌’”。昨天,良渚遗址管委会主任张炳火对记者如是说。 据介绍,早在10多年前,杭州就启动了良渚遗址“申遗”的准备工作。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良渚...
广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最近,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尤其是出土的双肩蚌器和折肩陶器,这在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专家初步判断,何村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何村遗址属...
经过阿房宫考古队5年多的艰苦工作,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勘探与部分试掘工作已基本完成,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没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确定了未建成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存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即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未建成的阿房宫。 自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成立阿房宫考古队以来,考古人员首先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与部分发掘工作,发现这...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史书记载,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唐代开始出现用竹子造纸。 2007年9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对高安市华林山镇周岭村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了20多处沤竹麻坑,2座纸槽房遗址和16座水碓,还出土了晚唐五代的青瓷,宋代釉口刻花影青瓷,元代白口青白瓷,明代青花瓷以及砚、钱币、铜镜等。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是造竹纸作坊...
这是11月29日拍摄的良渚古城西段城墙基址。古城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约有400个足球场大。有关考古学家称其为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是继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杭州11月29日讯 今天上午,省文物局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宣布:经过18个月的努力,我省考古人员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
40余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 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珍贵遗产 良渚文化是夏商周三代以前中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顶峰,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良渚遗址的发现可追溯到71年前。1936年,浙江省省立西湖博物馆年轻考古学者施昕更在其家乡余杭良渚镇,首次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石器。1949年后,考...
王国平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情况汇报会上强调以良渚遗址申遗为目标 要以良渚遗址“申遗”为目标,以良渚遗址保护为第一要务,以打造“大美丽洲”、建设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为主载体,切实抓好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12月3日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情况汇报会上强调的。 11月29日,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文物局在良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