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新都区斑竹园镇忠义社区内,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几个长方形的土坑中小心地刨着。据新都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一块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正在被发掘,在这里生活过的“新都人”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昨日上午9时,两个并排的小土坑已经被发掘出来。据新都区文物管理所文物部主任王波介绍,这是两个墓穴,其中的人体骨架构造物就是当年埋葬在墓穴中的尸体。从去年12月中旬到目前,抢救...
损坏的陶器被整齐排放在文化层,小型陶器类似老鼠。安徽怀宁孙家城遗址发掘工作7日全部结束,考古人员称,该遗址中存在许多独特现象,尤其是一些出土器物非常少见,其摆放方式更是“前所未见”。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朔知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孙家城遗址已经发掘出土了200余件鼎、豆、斛、杯、釜等陶器以及锛等石器,至少涵盖了距今4000年前到6000年前的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包括备受世...
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人员一个月的考古试掘,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的葛城古城址的城墙、城壕均有新发现。 在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的基础上,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城址上选择不同方位、不同的功能区进行试掘。截止到目前,试掘探沟6条,发掘面积355平方米。通过对主体城墙的试掘,考古人员已确定葛城存在于春秋时期的两道城墙,由于建造时间有先有后,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同时,城墙以外已发现多条城壕,并且在建造时间上...
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历时一年多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掘工作近日结束。4日,据参加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继续沿用。五代至宋,虽然东京汴梁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但隋唐洛阳城继续使用,称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阳城的平面布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由宫城、皇城...
记者今天(4日)从丹阳市文化部门了解到,经过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人员一个月的考古试掘,丹阳葛城古城址的城墙、城壕均有新发现。 在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的基础上,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城址上选择不同方位、不同的功能区进行试掘。截止到目前,试掘探沟6条,发掘面积355平方米。通过对主体城墙的试掘,考古人员已确定葛城存在于春秋时期的两道城墙,由于建造时间有先有后,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同时,城墙以外已发现...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河南省考古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07年底,国家文物局拨付河南省用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专项资金已达1.4亿元,占同期拨付各地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总量的35%。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确定了100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中央财政将在5年间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大遗址的保护。在这100处大遗址中,河南省有14处,分别是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
近日,孝感市、大悟县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大悟发现一座被命名为“团墩子遗址”的西周时期古遗址,遗址上有西周时期大量红烧土建筑遗迹和陶片。据介绍,这是近些年来大悟县的一个重要考古发现。 该遗址是在调查郑(州)长(沙)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工程沿线时发现的。据称,遗址位于该县东新乡鹿鸣村流泉畈湾西侧,北临澴水西支流的古河道。所处地貌为一块扇形冲积平地,土墩高出地面2至4米,平面呈圆形...
6次发掘、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13孔石刀为世界上首次发现,这是安徽薛家岗遗址带给考古界的惊喜。据悉,安徽薛家岗遗址保护项目已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861重点工程项目,有关部门将斥资340万元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薛家岗遗址位于安徽潜山县王河镇永岗、利华两村交界处,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自1979年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广州中山大学古人类学系先后6次对潜山薛家岗遗...
两万多年前,长兴就有古人类生存。这一判断源自最新考古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长兴合溪洞遗址。昨天,权威人士对这一遗址的发掘作了介绍。 半年前,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配合长兴县合溪水库建设发掘银锭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时,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此处被定名为合溪洞遗址。据悉,该遗址是我省首次发现的有人类文化遗物的洞穴遗址,洞内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石...
记者从200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论坛上获悉,中国、蒙古国联合考古队对乌兰朝鲁巴戈回鹘墓园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07年6月至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民族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国际游牧文化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乌兰朝鲁巴戈回鹘墓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面积2300多平方米,清理墓葬20座,其中在胡拉哈山谷发掘回鹘墓园5座、蒙元时期墓葬10...
2007年12月,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进行了第五次文物复查。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叫化岩遗址。从出土遗物来看,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4000~5000年之间。 遗址分布在一狭长条形梯级庄稼地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遗址堆积可分为四层,其中在第④层包含有夹砂陶罐口沿等夹砂陶片,厚40~50厘米,距地表深145~220厘米。夹砂陶...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文物工作者联合对邯郸市磁县孟庄南、孟庄2处遗址及3座东汉时期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漆盘、漆盒、铜镜等大量珍贵文物。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孟庄南遗址发现灰坑6个、灰沟1条、窑址1座及东汉时期砖室墓3座。灰坑为近圆形斜壁圜底状浅坑,灰沟为不规则形冲沟,窑址为残土坑式窑。3座墓葬皆为有狭长斜坡式墓道、短甬道、前后双室券顶...
12月25日,一考古人员在介绍海神庙遗址的发掘情况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日在原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考古发现大沽海神庙遗址,并出土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等一批重要文物。据考古专家介绍,大沽海神庙位于西沽海河南岸,1695年,康熙为新建的大沽海神庙题写御制海神庙碑记,并御题“敕建大沽口海神庙”匾。1922年,海神庙观音阁失火,大庙化为灰烬,遂成遗址。 这是出...
昨日,在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相小堡村的荒地上,村民在寻宝的时候发现了大量汉代钱币,因为地处汉长安城遗址范围,文物部门称,这是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昨晚7时30分许,记者赶到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相小堡村和袁家堡村中间的土路上,这两个村东西相连,发现古钱币的现场已被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六村堡派出所的民警封闭。 附近村民说,发现钱币的地方属于相小堡村,一直都是片荒地。半个月前,附近村子的几个村...
经过近两个月持续性的试发掘,日前,位于怀宁县马庙镇栗岗村境内的这个皖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之一——孙家城遗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考古人员发现,当地盛传多年和曹操有关的城墙是先秦时期的古城遗址,另外在遗址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既和薛家岗文化有联系,又和薛家岗文化有区别的早于薛家岗文化的先期文化。考古人员推测,这种早期文化很可能是薛家岗文化的来源之一。 先秦古城墙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水 12月13日,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