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实证了杭州5000年建城史 提升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市委书记王国平要求抓好良渚古城遗址保护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既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界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实证了杭州5000年建城史,实证了杭州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提升了良渚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提升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地...
“这是考古史上非常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这么大的墙,这么大的城,而且保存这么完整,在中国同时期发现中还是第一座,非常了不起,让人大为震撼。”昨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来到良渚古城墙遗址视察时表示,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加深了良渚文化内涵,更是为认识我国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素材。 上周,自这座被称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重大考...
孟加拉国考古学家最近在孟西北部博格拉县的巴苏·比哈尔考古遗址挖掘出18个古代泥印。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8日报道,考古小组成员纳希德说,其中一个泥印上刻着佛祖的“达摩”启示。 由7名成员组成的考古小组于11月20日开始挖掘工作。纳希德说这次挖掘出的大多数泥印估计有千年历史。 除泥印外,他们还挖掘出一些铜器和两个古代的砖制建筑。纳希德说,他们目前尚无法断定这...
“这是考古史上非常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这么大的墙,这么大的城,而且保存这么完整,在中国同时期发现中还是第一座,非常了不起,让人大为震撼。”昨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来到良渚古城墙遗址视察时表示,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加深了良渚文化内涵,更是为认识我国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素材。 上周,自这座被称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重大...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队,目前正在展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据介绍,水下考古发掘主要工作,是对散落在发掘海域水下沉船遗物表面进行全面清理、抽砂和揭露,对抽砂发现的成堆遗物和船体遗迹做好测量记录,并发掘出水部分水下文物进行研究记录。同时,继续在船体遗迹的周边扩大搜索范围,以寻找船体的其余部分遗骸和...
考古队员挖掘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墓葬区 发现大量的瓷片、贝壳、鹿骨等文物 12月1日,中美考古专家先后在东山岛康美镇城安村旗尾山、尖公山西北侧发现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人类集居地)等文物。美国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焦天龙高兴地说,这是在原有已发掘的大帽山贝丘遗址的基础上,东山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为“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
据《城乡导报》报道,12月3日,中国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昭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良渚古城的重大发现,好比当年发现了特洛伊城,不仅对中国,也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良渚古城气势之雄伟不亚于特洛伊城 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叙述的“特洛伊木马计”,就发生在特洛伊城。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
12月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何安益在崇左市冲塘贝丘遗址发掘现场清理墓葬人骨 2007年10月以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崇左市文物局,对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冲塘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掘进地表约1.6米,发现十多座史前墓葬。同时出土的还有石器、骨器、蚌器、装饰品、碳化植物果核及大量的水生、陆生动物碎骨。据考古人员分析,冲塘遗址的文化应来自于邕江流域顶蛳山,但地域文...
1989年2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号令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 第一条:为加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以下简称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下分别简称保护范围、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的界限标志, 由房山区人民政府在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文物局)指导下设立。 第三条...
1964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颁布施行) 第一条:根据《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力量,对本地区内的古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重要发现和收获及时报告文化部。如高等学校或其他单位拟对古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必须征得调查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并将调查的重要发现和收获及时告知省、自治区...
昨日,从前不久刚刚发现“铜线裹尸”古墓群及神秘动物化石洞的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传来消息,在该村的地界上又发现了一座古村落遗址,遗址中有上百座石头砌的古屋基。 昨日下午,刚到过古村落现场的市民崔照华等人向记者介绍说,刚发现的古村落遗址位于歪寨村,距不久前发现“铜线裹尸”的古墓群约1公里远的一个山坡脚。在这个村落的遗址上,疯长的草丛中散布着各式各样的...
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物保护站介绍,国家文物研究所组织专家日前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鹿塞遗址进行全面勘查,这标志着鸡鹿塞抢救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鸡鹿塞位于贯通阴山南北要道的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哈日戈那山口西侧,是汉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它保存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石城遗址呈正方形,全用石块修砌。相传汉将卫青、霍去病在此击败匈奴右贤王。这座巍峨的鸡鹿塞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仍屹立在山坡上...
为落实房山区在10月29日召开的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于11月23日上午10:30举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习。房山区消防支队、房山消防处、燕山森林公安派出所有关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导。 区消防队副队长王有瑞对全员进行火灾应急情况处理、灭火器材使用等消防知识的培训,培训后进行消防实战演习。此次演习包括博物馆安全防火和森林防火两部分。全员分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正采取措施保护一座建于13世纪70年代初的元代王城遗址——内蒙古应昌路(鲁王城)遗址。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与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昭乃门苏木)同处南北垂直线上的北元首都,将得到为期17年、耗资2亿多元的有计划保护。 根据北京建工学院设计的保护规划,古城及周边50平方公里的范围将受到不同程序的规划保护,这对于这座草原名都的本体及环境风貌...
11月14日,本报报道了《隋甘泉宫遗址发现秦瓦当》一文,引起文物考古专家的重视。记者昨日获悉,省上考古专家近日专程前往现场勘察,又发现了秦代云纹瓦当。 据了解,11月1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徐卫民等文物考古专家前往户县石井镇栗峪口村现场勘察。专家们在原来空心砖和瓦当出土处周边进行了仔细的探究,又发现了一批夯土层和绳纹残陶片。尤其令人惊喜的是,专家们在现场新发现了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