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车挖出"三朝瓷器" 山东云溪河底发现古码头遗址
11月1日下午,胶州市民袁先生向本报反映,胶州云溪河底施工时铲车挖出了不少古瓷器,吸引了一些收藏爱好者前去寻宝。胶州本不产瓷器,这些稀罕物件是从哪里来的?胶州有关专家表示:古胶州市舶司曾经是古代北方唯一的一个码头,有着‘千年商埠’的美誉。这些瓷器的发现,为古胶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提供了有力证据。”据了解, 11月2日,有关部门将对该遗址进行挖掘。
河底施工挖出“古瓷器”
“我们胶州又发现文物了!”11月1日下午 4时,胶州市民袁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称胶州市徐州路附近的云溪河底雨污分流工程现场,施工的铲车挖出一堆一堆的古代瓷器,有懂行的人说这些瓷器出自不同的朝代。
下午5时,记者赶到现场看到,河道两侧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河道内已经铺设了几十米长的污水管道。“你看下面还有很多碗、盘,很多都碎了!”顺着围观者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管道两侧的泥土里,有各种瓷器,还有很多碎片。“昨天(10月 31日)就发现了,有的已经被人拿走了!”围观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还有不少完整的盘子和碗都被人捡走了,听说是宋代的!”据一位两手拿着碎片的市民讲,下面还有不少,现在挖出来的,大部分都被铲车给挖碎了,有一部分完好无损的,11月 1日上午就被人捡走了。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铲车挖了连两米都不到,就出现大量的瓷器,担心对瓷器造成破坏,他们暂时停工。
收藏爱好者发现奇迹
胶州市收藏协会理事袁洪兴告诉记者,第一个发现这里有古代瓷器的,是他们收藏协会的秘书长高嗣宝。
据袁洪兴介绍,高秘书长喜欢研究古代瓷器,10月 31日下午,他回家路过云溪河时,看到施工挖出的土堆里有些碎片,他捡起来一看,发现竟是宋代盘子的碎片,虽然已经破碎,但通过盘子的风格和质地还可以断定其年代。
袁洪兴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收藏,听说云溪河里发现了古代文物就赶来了。袁洪兴指着土堆上的残片告诉记者,“从铲车挖开的切面可以看出来,这里是 3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不光有宋代的碗、盘、杯、调羹等的残片,还有明清各种外销瓷器的残片。
瓷器碎片引来百人寻宝
听说云溪河里挖出了“宝贝”,很快就有约百人来探宝。80多岁的王老汉告诉记者:“小时候,我在河里洗澡有时摸出各种各样的古瓷器和古兵器,外地的文物收藏者也来这里淘宝。”王老汉说,前不久,听说胶南海域发现古代沉船,打捞出许多瓷器,很可能是从这里(云溪河)运送到外地的船只。
记者在一名市民的带领下,走访了几位捡回“宝贝”的人。在云溪河附近的一座居民家中,一位居民正在清洗瓷器碎片,“我还是捡得少的,有个人捡了两编织袋!”
“有个完整的清朝的碗,就让人给拿走了!”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虽然铲车挖出的瓷器有一些完好无损的,但被人捡走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11月 1日上午,就有个人从泥土里“掏”出一个比拳头还大的碗,碗的底部印着“大清嘉庆年制”几个字。
“这是碗、这是个小茶杯……”记者看到现场有一些被挖出来的和残留在泥土里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残片,一名懂行的围观者告诉记者,挖出来的各种朝代的瓷器有几十种。
在施工现场,还有人发现了一个像小动物的玻璃制品的残件,约四五厘米高,栩栩如生。据袁先生介绍,这是一个摆件,生产年代应该是清朝中晚期,由于当时中国玻璃生产工艺水平非常低,很难制造出这种精致的产品,所以当时价格比玉器高。
胶州有“三多”是古代大港
“云溪河自胶州城西北曾家庄一带,弯曲如云,穿城东流,入大沽河,后汇于海,故名云溪河(长约 6华里,河道宽窄不匀,宽处数十米,而狭窄处不过几米);上世纪五六十年前的老胶州住户,都知道当时胶州有“三多”,即庙宇寺院多、桥多、石头牌坊多,有‘五步三座桥、三步两座庙’之说。”胶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马先生告诉记者,说起胶州的“三多”,是与当时的商业繁荣、历史悠久分不开的。因当时青岛尚未开埠,而胶州自唐宋时期的板桥镇,就有商船运送外地的茶叶、布料和瓷器等到达云溪河两岸的码头经商,元、明、清都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文/图本报记者胡进宇谢军周辉
胶州考古新闻回放:古墓发现炭化稻米
2005年5月,随着青莱高速胶州段施工,山东省和青岛市两级文物部门,对胶州市赵家庄汉古幕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意外地发现了370粒炭化稻米和较多的小米,证实了4000年前青岛人就吃大米。
老城隍庙现银元宝
2005年11月,文物工作者在胶州老城隍庙施工工地发现了 65枚银元宝,其中最大的一枚重达 1.85公斤,另外还有铜钱、瓷器以及10余片木质房契等。
名词解释:市舶司
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隋唐之际,时常把胶州湾的海口作为海上交通要道。到宋代,贸易兴盛,与日本、朝鲜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今胶州板桥镇,成为我国主要海港之一。宋代置板桥市舶司,负责船舶进出口登记、征收税款、处置舶货等,宋朝的市舶司相当于海关,全国仅有五处市舶司,胶州是北方唯一的市舶司,与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并称五大港口。板桥市舶司的设立,也就是宣布青岛海港对外开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