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6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派出6名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赴勉县承担青铜器保护修复工作任务,此次勉县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工作,是陕历博独立承担的省内重要文物保护援助项目。 该项目主要修复对象是勉县博物馆收藏的98件历代青铜文物,主要存在的病害包括严重变形、较大面积的有害锈腐蚀、断裂残破、表面钙质硬结物等问题。项目将在勉县博物馆领导与同仁的全力配合下,预计于7月底完成修复任务。受勉县博物馆委托,陕历博于...
办人函[2017]2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为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文物鉴定能力与水平,加强文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局委托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于近期举办“2017年全国博物馆专业人员青铜器鉴定培训(提高)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4月16日-4月23日。4月16日报...
“感谢感谢!”、“我们老乡感恩不尽!”……3月3日11时左右,铜陵国盛博物馆内响起一片感谢声,池州市里山街道办事处莲花塘村民组的村民代表们将一面写有“深明大义 功德无量”的锦旗赠送给博物馆的负责人朱国正,感谢他将4个石鼓无偿返还给当地的吴氏祠堂。石鼓从三年前被盗后辗转来到我市民间收藏者朱国正的博物馆内,而今朱国正分文不取将其“物归原主”,这其间,到底经历了哪些曲折?记者深入采访,了解背后的故事。》...
英国 GUARD 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批极其罕见且具有国际重大意义的金属制品,实现了对苏格兰青铜时代晚期考古的重要补充。据悉,在英国卡洛斯蒂 (Carnoustie) 的两个足球场项目开发之前,由艾伦•亨特•布莱尔 (Alan Hunter Blair) 领导的 GUARD 考古学家团队代表安格斯委员会 (Angus Council) 在青铜器时代聚居遗址附近的一处深坑内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枚...
25年前的昨天,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月24日,在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尊铜像揭下了面纱。下方的标示牌写着他的名字:朱新予。 正是这位先生25年前的努力,中国丝绸博物馆才得以在杭州创办。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走到哪里都说丝绸,是个丝绸迷。”馆长赵丰正是朱新予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 1902年,朱新予出生在萧山,他是一位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曾留学日本。他创办了镇江女子...
扣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古滇青铜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在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池区域特别流行,在古滇青铜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滇国青铜扣饰造型非常丰富、不拘一格,技术精湛,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古代滇国社会生活及自然的各个方面,考究各种扣饰造型特征,可以加深我们对古滇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审美理念的了解。在已出土的器物中,青铜扣饰在服饰装饰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如一些圆形扣饰常...
最早的青铜器皿,多与卜事、祭祀、宴享有关,故有着大量的食器,用以盛放、进献食品,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尊崇。豆是商代出现的盛食器,专门用于盛放腌菜和肉酱之类的腌食,并于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行。《孟子》里“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豆就是盛羹的食具。除了实用性,豆也是礼制社会里的重要礼器,常在贵族的丧葬仪式中与其它器皿一起配套,作为随葬品。这种厚重的时间属性,也使得豆成为了青铜重器之一。 青铜铸造...
资料图 在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制造业发达,青铜铸造技术成熟,青铜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鼎类作为古代金属铸器中使用时间最长,造型变化最大,所兼功能最多的一种容器。以其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思、古朴的纹饰著称于世,是中国文物瑰宝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在风雨如晦的峥嵘岁月,为了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一个个区域内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红色政权,由红四方面军于1933年初春在四川巴中通江县建立的川陕省苏维埃政权即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放手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建立基层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6万人发展到8万余人。这一时期,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发行了...
春秋晚期青铜蟠螭纹三足鉴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一个主要门类,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萌芽,夏代得到初步发展,商周呈现鼎盛之态,春秋战国时期亦很繁盛,以其繁多的种类、丰富的造型、精细的铸造工艺,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今天,我们找一件青铜器精品青铜蟠螭纹三足鉴来欣赏。 鉴,水器。《说文》金部记载:“鉴,大盆也。”用以盛水,在铜镜没有盛行的时候,古人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