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周青铜器上的“夔纹”,似龙非龙,似蛇非蛇,它是古代传说中的一足怪兽,据说这种怪兽一出现,不是风雨来临就是大旱。古人把它铸刻在青铜器上,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 夔既是人名又是怪兽名 在古代青铜器上有一种装饰纹样,似龙非龙,似蛇非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只有一个头,有的则是双头形象,两个头一上一下,身子呈对角线展开。自宋以来的著录中,都称之为“夔纹”或“夔龙纹”,有双...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经专家们10年努力,收录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铭文1973件的《陕西金文集成》日前出版上市,连续近1500年的著录堪称我国分省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资料最齐全、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无疑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书法艺术及社会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我国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发端于汉代。据记载,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美阳县(今陕西省扶风县)出土青...
“一年成邑,二年成聚,三年成都”,成都得名一直有多种说法,近期在成都蒲江的战国船棺中,出土了不少战国晚期文物,且都带着巴蜀元素。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从船棺中出土的一枚青铜矛,矛身上就刻有“成都”二字,这也是成都市范围内首次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 “以往在成都地区也出土了很多铜戈、漆木器,上面也曾有刻‘成都’这两个字的。”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雨茂介绍,青铜矛是古蜀时期常用...
时间: 2006 类别: 民俗 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编号: Ⅹ-61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著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
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蒲江县文体旅局获悉,该县盐井沟船棺墓群M32号墓近日出土一柄附着淤泥的青铜矛。经过清理,该柄青铜矛上刻有“成都”二字,将成都城市称谓的历史前推了200年。 据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管所于去年9月在蒲江县一在建工地发现60座战国墓群,多为船棺墓。截至目前,共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等。 成都,作...
珍稀铜钱是货币历史的实物,也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自上个世纪以来,钱币拍卖市场的行情开始一路走俏,并呈现出高温火热的景象。不少稀有钱币被集币爱好者收入囊中,并在拍卖市场中以惊爆的价格成交,这然许多人体会到了投资钱币市场的好处。近几年来,随着收藏钱币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多,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钱币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各方面的状况,因此,将罕见版钱币收藏起来作为自...
2月15日,市民正在麦积区博物馆参观文物精品展。该馆作为甘肃省文物局第二批免费开放试点馆,自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天走进博物馆的市民络绎不绝,感受麦积千年历史,共享文化大餐。 该馆文物精品展共分史前文化的辉煌、丝路文明的风采和宗教艺术的魅力三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展示了先民们距今八千至四千年间的智慧,展现了不同时期多姿多彩的文化面貌及文明的繁荣昌盛。馆藏中具有代表性陶器、玉器、铜器...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2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根据中国博物馆协会新公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成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中的最高等级,目前全国共130家,陕西省有9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博物院。馆藏文物475314件(其中古钱币46.3万件)。自2010年9月28日建成并免费开放...
宋代镇水铜镜 汉代下水管道、两晋南北朝小麦、明清狐柜……今天上午,首座国家级水利博物馆在杭州提升开馆。共展出展品1200多件,讲述了中国水利的起源和文化内蕴。其中,两面刻着司理水事的神祗井木犴的宋代铜镜被认定为镇水铜镜,为国内首次解读展出。 据该馆副馆长任根泉介绍,中国水利博物馆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2005年开工建设,历时5年建设完成。今天经过全面展示提升以后正式重...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舞蹈 地区: 云南省 编号: Ⅲ-26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广南县出土的铜鼓文物,...
家养绵羊在中国的出现与早期利用,是动物考古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新疆作为物种与文化交流的枢纽,是探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地区之一。日前,长期研究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家养动物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尤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等学者发表了合作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表明,家养绵羊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 学者们采用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鉴定和分析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出土...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音乐 地区: 贵州省 编号: Ⅱ-60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据传铜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骆越”一支所造。因此被布依族人视为传家宝和...
柿蒂形四灵鎏金铜饰牌。记者 杨晨 摄 在众多神话中,都有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王母全称西王金母,又称西王母等,是古代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重庆市巫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整理出了一件与西王母神话有关的文物——柿蒂形四灵鎏金铜饰牌。这件文物的年代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被重庆市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这件文物与西王母有什么关系?它又有过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