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有“成都”铭文战国青铜矛于成都出土 完善“成都造”历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蒲江县文体旅局获悉,该县盐井沟船棺墓群M32号墓近日出土一柄附着淤泥的青铜矛。经过清理,该柄青铜矛上刻有“成都”二字,将成都城市称谓的历史前推了200年。

 

  据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管所于去年9月在蒲江县一在建工地发现60座战国墓群,多为船棺墓。截至目前,共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等。

 

  成都,作为国家都城始于古蜀开明王朝时期。常璩《华阳旧志·蜀志》记载“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有学者认为,迁都成都的是古蜀国王开明五世,时间是在公元前六世纪,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刘向《战国策·秦策》云:“西控成都,沃野千里”,这是“成都”两字在文献中较早出现,北宋时乐史《太平寰宇记》考证,成都的得名来源自“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语。成都自建都以来,其名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一直没有改变过称谓的唯一古城。

 

  考古专家表示,“成都”矛的出土,是考古史上“成都”二字首次在成都地区被发现,也让“成都造”的漫长历史更鲜活地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早在秦汉时期,官府便在成都设立大型官营作坊,产品包括兵器、生活漆器、生产铁器,经五尺道、西南丝路与长江水道,远销到四川之外的云南、湖北、湖北等地,乃至日本、朝鲜。1985年,四川荥经县战国晚期墓曾出土一柄带有“成都”铭文的铜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