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5日上午,“见证文明——红山与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展览集中了内蒙古全区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和同时期国内的良渚、凌家滩、齐家文化玉器共200余件,全面展示了中国史前用玉的辉煌;《比较视野中的红山文化玉器传承与交流》“博苑”公益讲坛同时开讲。 展览从“用玉传承——辽西地区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系列”讲起,展示了红山文化所处东北区域内的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哈民、南宝力...
6月25日上午,见证文明——红山与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内蒙古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和同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发现的以凌家滩、良渚和齐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史前玉器精品200余件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我国史前用玉的辉煌。 我国北方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劳动、生息的摇篮和沃土。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孕育了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鲜明的人类早期文明。特别是在今天我区东部和辽宁北部地区发现...
6月25日,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暨第67期博苑论坛在此开讲。 “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我第一次对红山文化,对中国古代玉文化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还能多办一些。”6月25日,在内蒙古博物院多功能厅内,刚刚听完三场讲座的刘女士说到。当天上午,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暨第67期博苑论坛在此开讲,三位考古专家围绕“比较视野中的红山文化玉器传承与交流”这一主题作了精彩讲述。 ...
为迎接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恰逢红山文化申遗的美好契机,为弘扬草原文化、促进自治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敖汉旗博物馆、巴林左旗博物馆、巴林右旗博物馆、林西县博物馆共同...
在我国当代考古学材料中,关于6000余年前流传至今的红山玉文化内涵及古礼发端的讨论,日益受到国内外史学界和矿物学界的广泛关注。日前,在辽宁省北票市举行的“红山玉文化与早期用玉理念研讨会”上,专家认为:红山玉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明礼仪之光。 红山玉文化诞生于我国内蒙古地区东部和辽宁省西部地区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形成于6000余年前古代文明初始的红山文化之中,以其考古发掘问世的玉猪龙、玉凤、玉鸮、...
春秋玉器: 由考古资料可知,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如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虎,其造型为扁平体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虽说此虎神态有些呆板,无有太强的动感,但虎身上的装饰却格外引人注目...
6日,中国昆仑玉主产地——青海省格尔木麒麟玉锦文化苑开馆,这是昆仑玉主产地第一次以传播、弘扬昆仑文化和昆仑玉文化的玉文化馆。开馆当天,馆内还展出了中国原生态山水画派创始人、著名山水画家贾雨近期创作的《印象昆仑》系列山水画,以多渠道传播昆仑文化。 昆仑玉是青海独有的优势资源,主要产自昆仑山脉东缘,与和田玉同处一个矿带,现探明储量为7.5万吨。昆仑文化作为黄河文明,在人类迈入文明门槛的时候,以其鲜明...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采运玉石原料更为便利,新疆和阗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礼器、装饰为主的儒家用玉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扶持。这时装饰玉器已经占了很大比例,主要有纯装饰意义的和具有一定实用性质的玉佩,前者如龙形佩、虎形佩及串饰、组佩等,后者则是指带钩、发笄及心形佩等饰物。但价值最高的应是圆雕和浮雕的陈设玉,这类作品发现较多,玉质优良,琢磨精细,造型新颖,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极其...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
近来和田玉收藏之风席卷全国、震惊华夏。这是自乾隆年来的又一次“玉文化复兴运动”。所以这么说,是由于这次在“复兴”传统的同时,又出现推翻近千年玉文化的新理念,并由此形成崭新的收藏特点,值得玩味。 玉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曾为帝王专用,也曾是官员级别的标志。但自民国以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它从千年来最尊贵的宝座上栽下,沦为边缘品种,淡出民众视野。近二十年来,拍卖会上字画、瓷器、家具、翡翠等呼风...
红山文化的核心是玉文化——中华文明最早的玉文化之一,这是经历过一个多甲子(1908-1971)的考古活动才开始经由偶然而又必然的大C字玉龙的发现而显露出来。 红山文化的名字第一次提出是在1954年伊达先生的专著《中国新石器时代》中。伊达先生根据赤峰红山后遗址的陶器特征,分析出这种文化似是长城南北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新型文化——红山文化。在195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吕遵谔先生主持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次对...
我们说“人文矿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更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应该有一个历史的酝酿过程,即在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上,为适应当前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中国的玉石文化无疑是“人文矿物”思想的萌芽,它的根深植于中华文明这一无比深厚的肥沃土壤之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矿物资源的国家,灿烂的玉石文化是古代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至今东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仍...
中华文明核心之一的象形文字从哪里来的? 虽然发现了很多远古岩画,但还是找不到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的影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文字拥有和使用是部落首领和奴隶主及其王公大臣的特权。商代甲骨文金文石文就是记录商王及其王公大臣的活动的。当时的甲骨文金文是非常成熟的象形文字,已没有原始文字的原始特性。显然,在甲骨文和金文之前,一定有一个原始文字符号的原始码。什么是这个象形文字的原始码呢?这一直是个千古之迷...
从古至今,和田玉都可以称得上是收藏界的一棵“常青树”,而在国内艺术市场迅速崛起的这几年,和田玉的表现也是非常惊人,虽然期间曾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其价格上涨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再加上为了保护日渐匮乏的矿产资源,前两年国家开始实施限制开采的政策,再一次导致了玉石行情的急剧提升。 在中国使用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力最为广泛的玉石品种,和田玉可以说是中国高档玉石的代名词,而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也...
“玉者,石之美者”,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玉石下的定义。英国科学家、历史学家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曾经写道,“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不少人认为,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玉器。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是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可以发现,“玉”在中国拥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