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蓝天、绿树、白云,还有黑龙江7月份清凉的风。一群兴奋的年轻人乘车赶到距哈尔滨700多公里的乌苏里江边海拔仅106米的小南山。 贾领、刘禄、陈思奇等,分别来自吉林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是考古学专业的学生。 2017年暑假刚开始,他们接到了到小南山考古实习的通知,多日来期末复习的沉闷瞬间被扫除。在和小南山考古队领队、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李有骞博士联系后,他们一路火车转客车,终于到达了双鸭...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喜马拉雅山及东南沿海等地是我国宝玉石资源主要成矿带。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档玉9种,其他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和湖北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
常有很多朋友问:翡翠与玉是不是一回事?其实,翡翠是玉的一种,也叫硬玉。翡翠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矿物组成,这些小矿物像小毡子一样互相黏合交织在一起,非常致密结实,使翡翠既坚硬又有韧性;硬玉由于含有一种叫铬的元素而成为绿色,这种大自然造设的颜色鲜艳美丽,仿佛具有生命。很多人都称翡翠为“玉中之王”。 玉文化在中国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其历史早于陶瓷、文字、绘画、雕塑、建筑、丝绸等东方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 玉是中国古代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古代文化的显著特点 中国是玉的国度。如果从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玉玦算起,中国制玉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七八千年。从某种意义上说,玉是中国古代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世界上有三个地方以玉器的制作闻名,即中国、中美洲和新西兰,但中国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区最广。夏鼐先生主要根据妇好墓的出土玉器,把商代的玉器分...
中华玉文化中心在此以前举办的展览和开展的玉器·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均限于史前时代,从现在开始至今后四五年内,我们的这些活动,转入到了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历史时期。今次学术研讨会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可以说,我们谋求的中华玉文化中心学术活动内涵的转折,已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下面,我和朋友们讨论这样两个问题。 一、需将中国玉器与玉文化研究放在中国文化变革之路中进行考察 研究中国玉器与玉文化,...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75年在云南省呈贡县龙潭发掘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中,就已发现有用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从原始艺术的角度看,这些...
中国自古以来比较重德和重义,不论贫穷、福贵,大家都会把玉当作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着七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本身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古价值。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
我们的经济社会有四化,不说可能大家不知道,玉文化也有“四化”,“四化”分别是“神秘化”、“庸俗化”、“虚无化”、“追潮化”。首先来说一下第一化“神秘化”。玉的神秘是古已有之的。远古人类即有石崇拜,认为石是神灵之物,尤其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其“硬、美、润”一直为人称颂。 利用玉本身固有的许多特点,人为地为它罩上种种光环,把玉奉为万物主宰、天地之精……从古至今有关玉的说法日益神奇,充满了浓郁...
日前,《美丽的石头会说话——中国古代玉文化》展在镇海楼广州博物馆举行,220件(套)跨越从史前至现代的玉器藏品公开亮相,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2日。 此次展出的220余件(套)玉器藏品,其中更有多件国宝级玉器登台亮相哟!至于国宝级玉器长什么样?还是留待您来现场慢慢品鉴,小编还是先带您看看展览里面一些“骨骼精奇”的展品吧! Excuseme?这里怎么出现了一条苦瓜?确定工作人员没有...
第四场 黄翠梅(台南艺术大学):《牙璧的起源与发展:从殷墟出土的牙璧谈起》 通过梳理殷墟出土的数件牙璧,发现这些牙璧不仅形式多样,尺寸亦颇有差异,各牙之间齿饰或有或无,每组齿饰的数目和形状也不一致,各器之间缺乏发展脉络,显示其不仅来源纷杂,制作时代也不甚一致,从其突牙和齿饰的表现推断,它们极有可能分别源自新石器时代晚末期阶段的辽东、山东和晋陕地区。通过梳理不同时代出土的牙璧,发...
一个倍受世人瞩目的商代玉器大展正徐徐拉开帷幕。40年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妇好墓出土的700多件玉器已经安然运抵花城,广东省博物馆正在精心制作这个别开生面而又创意十足的展览。 这是距今3200年前后商代晚期王后所拥有的700多件玉器的首次集中展示,反映了晚商最为昌盛的商王朝王室用玉的全貌,是迄今考古发掘出土商王朝玉器的首次盛大展出。 妇好墓玉器呈现了商代晚期...
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 5月26日上午,2016传统艺术品大数据时代发展研讨会之大数据在玉文化研究及传播中的应用研讨会在贵阳举办,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著名文博专家杨伯达,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董琦,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顾问王伟,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会长王炳新,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玉器研究部主任胡萍萍,著名文博专家曹静楼、傅公钺、汪遵国、雷从云等玉器研...
展览现场 为迎接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弘扬中华传统玉文化,蚌埠市博物馆近日推出玉文化系列活动,不仅与河南博物院联合推出“山川精英,人文灵蕴——中原古代玉器珍品展”,还推出玉文化研究及玉器鉴赏专题学术讲座,邀请蚌埠知名玉器雕刻艺术家现场展示玉雕技艺,在参观者中开展“玉器寻踪”互动活动,吸引广大市民了解玉文化知识。 4月20日正式对社会开放的“山川精英,人文灵蕴——中原古代玉器珍品展”,共展出河南...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的一支主流,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 世界华人中都有崇玉的情节。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把“君子”、“德”和“玉”这三个要素用人文的红线系为一体,故而:“君子比德于玉”的经典便成为炎黄民族数千年的脉与根的信则。 于是乎,玉的发展史也成为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八千年前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原始先民,满怀喜悦之情将美玉饰品佩于自己的胸前,从此玉文化的源水百代流淌。 ...
日前在湖北天门召开的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公布,该遗址近日出土25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激发了学界对于石家河文化的新思考。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聚落遗址。从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在此生活居住,至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最鼎盛时期。整个遗址群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