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行,国内外130余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就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合浦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扬州考古专家也应邀出席,不仅向国内外专家展示汉广陵城研究最新成果,更披露了扬州汉墓中首次出土外国字铭文的龙纹铅饼情况。 汉广陵城近似西汉京师长安“斗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
隋炀帝墓 10月15日上午,“传承发展——博物馆陈列的时代特色”主题学术年会在扬州博物馆开幕,年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和扬州博物馆主办。当天下午,参会专家学者一起前往位于扬州城西北部的隋炀帝墓考古现场参观、考察。据了解,目前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内建成开放。 2013年,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被发现,引起广泛关注。此后扬州博物馆于2014年4月举办“流星王朝——隋...
11日,《江苏廉政史料图片展》亮相扬州博物馆。展览由省文化厅主办,省纪委机关、省监察厅机关协办,汇集介绍了江苏各地130多位古代和近现代廉政人物的故事、生平以及遗迹遗存10余处,墓志、碑刻、题字30余种,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 由省文化厅主办,省纪委机关、省监察厅机关协办的《江苏廉政史料图片展》亮相扬州博物馆。 展览分为廉政史话、佳话流传...
图为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扬州公展。崔佳明摄 9月18日,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在扬州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市民们争相参观展品,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拍摄,留下这一珍贵的瞬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隋唐时期等级最高的冠。 走进展厅,隋炀帝萧后冠及其仿制品分别陈列在展厅中央,经过千年,萧后冠神秘面纱被揭开,礼冠虽仍被泥土包裹,但仔细观察能看到礼冠上有水滴形状的头...
18日上午,“花树摇曳钿钗生辉——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成果展”在扬州双博馆与公众见面,真版和仿版萧后冠首次亮相。据悉,该展览将持续到10月18日。 2013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两座砖室墓,后被确定为隋炀帝杨广墓和皇后萧后墓,此次发现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在萧后墓中出土了保存相对完整的冠,被认为是隋唐时期的命妇之礼冠,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 ...
为了使陈列展览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扬州工艺美术馆日前进行了提升,新增加了剪纸博物馆和非遗文化馆。昨日,提升后的工艺美术馆正式开馆。新升级的工艺展厅和剪纸博物馆率先开馆。 场馆面积4200平米新增300余件重量级作品 工艺美术馆经理苏华平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并凸显文化内涵,此次升级改造,对原有的场馆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剪纸博物馆和非遗文化馆,馆藏面积达到了4200平方米左...
9月5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联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发布扬州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成果,并公开萧后冠仿制品实物。考古人员现已确定萧后冠框架由两博鬓、呈十字交叉的2道梁和呈环带的3道箍组成,还包括12块水滴形饰、13棵花树,冠主要采用铜、金、玻璃、汉白玉、珍珠等10种材料制成。 2013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两座砖室墓,后经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墓与萧后墓。在萧后墓...
2013年12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北考古发掘了一座小型砖室墓,墓葬规模较小,且早期盗扰严重,随葬品较少,但是出土了“吴故陇西李氏墓志铭”。昨天,扬州市考古部门公布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墓主为杨吴时期的李娀,夫君为历经杨吴、南唐的陶敬宣,《徐骑省集》卷十五的陶敬宣墓志《唐故泰州刺史陶公墓志铭》(以下简称《陶公墓志铭》)为南唐徐铉所撰。考古专家表示,通过对李娀墓志及陶...
董杭林收藏的各种酒器仲冬兰文/图 在扬州收藏界,董杭林算是一个“大家”,他收藏的酒器不但在扬州无人能望其项背,在国内圈子里也赫赫有名,有着“套瓶王”的美誉。近日,董杭林将自己收藏的酒器藏品精心整理后,开辟“神韵酒器博物馆”并正式挂牌,数百套上万件酒器藏品让人大开眼界。 专注收藏20多年 是圈内有名的“套瓶王” 董杭林今年60多岁,从事酒器收藏已有20多年。 ...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两座墓葬中共清理出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很多珍贵文物全国罕见。其中,出土的萧后冠由于修复难度大,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家单位合作修复。记者昨天获悉这项修复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仿制版萧后冠或将于9月15日前后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近况:萧后冠修复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扬州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在隋炀帝...
木乃伊面罩 彩釉珠宽领项圈 彩绘云气鸟兽人物漆面罩 “法老·王——古埃及文 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将于8月10日在南京博物院揭开帷幕,其中展出的汉代文物部分,江都王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是主角,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还精选了 馆藏的汉代文物参展,扬州博物馆也有6件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珍品赴南博助阵。记者昨获悉,该展览正在紧锣密鼓布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150件...
缩小版的金丝楠木文昌阁、等比例的紫光檀木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木雕,历史悠久,自汉代起,扬州木雕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制作水平。扬州木雕日前新推出一系列的木雕文创产品,传统的手工艺与创意融合,让非遗传统文化更接地气。 木雕文昌阁,精湛! 采用传统古建筑榫卯结构 上万个零部件相互拼接 文昌阁,扬州地标建筑。扬州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因是扬州府学...
7月19日至9月18日在宁波博物馆三楼民间民俗馆“匠心雕艺-扬州八刻文物精品展”开展。该展览展示的扬州博物馆所藏的扬州八刻精品,“扬州八刻”作品别具匠心、精妙绝伦,充满扬州元素和扬州意趣。 在沈惠兰所著的《扬州八刻》一书中,对于“扬州八刻”的定义是这样的:“扬州八刻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不是实指。其是以‘八’来寓全寓多。包括漆雕、玉雕、竹雕、木雕、牙雕、瓷刻、石雕、砖雕、骨...
2016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扬州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在进行中。日前,由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扬州市首届设计大赛推进会暨紫金奖专家讲座”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举行,特邀爱涛文化公司总经理助理、爱涛艺术馆馆长、紫金奖专家评委吕元,针对往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以及本届大赛的特点分享经验和建议。 大赛共设3项赛事活动 扬州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以“创意创造价值...
也许很多人知道“扬州八怪”,但不一定知道“扬州八刻”。昨天,“匠心雕艺”——扬州八刻文物精品展在宁波博物馆民间民俗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精选了扬州博物馆馆藏的90件(套)自汉代至清朝跨越两千年的经典藏品,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国家三级以上的文物珍品。从日常生活器具到官员、贵族的礼仪器物,这些展品无不显示了它们的精湛工艺及独特、宝贵的艺术价值,让观众见识了中国历代雕刻工艺的独具匠心。 那么,何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