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围...
李夏廷先生的大作《晋国青铜艺术图鉴》一书,是他和著名考古摄影艺术家梁子明先生共同编著《侯马陶范艺术》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晋国青铜器艺术的专著。 李夏廷先生从事考古绘图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和他相识也已有20多个年头。在考古界,一提起李夏廷的名字,可以说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许多大部头的考古发掘报告或专著,譬如《侯马铸铜遗址》《太原晋国赵卿墓》《上马墓地》《临猗程村墓地》《灵石...
中国古代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就为一身,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凡热衷收藏青铜器的都是资深藏家,他们认为,青铜器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都彰显着中华民族高超的铸造工艺。 市场空间广阔 青铜器是红铜、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发明。青铜文化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青铜器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无...
所谓青铜时代,一般指商周至东汉前青铜器使用和推广的历史时代,句町青铜文化遗存,泛指这一期间句町国留下的遗物、遗迹。 商周至秦汉时期,在今滇、黔、桂和越南结合部约8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上活跃着一个由部落联盟组成的强盛方国句町国。公元前82年,句町部族头领毋波率部助汉大破益州,功勋卓著,被汉昭帝册封为“句町王”,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此后,句町王国一直延续到梁朝(公元502年)才从历史上消失,历时...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
阿敦乔鲁成了考古学者眼中的“石头迷宫”,这里蕴藏着久远的文明与秘密。主持阿敦乔鲁考古工作的负责人丛德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1月30日,丛德新在乌鲁木齐参加“2014 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之余,接受了记者专访,详尽揭秘了2014年在阿敦乔鲁的最新考古发现。 考古队员工作中 丛德新在阿敦乔鲁考古现场 遗址周围的岩画上有鹿的图案 ...
近日,德阳绵竹市江苏工业园内新开张了一个稀奇的去处——大唐博物馆,其中玉器、青铜器、陶瓷等藏品数以万计,年代跨越商周、春秋、战国、唐宋至明清。 筹建这座博物馆的,是祖籍绵竹土门的70多岁老人于荣光,这些藏品大部分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数十年的收藏。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 对藏品故事如数家珍 1月27日,记者来到大唐博物馆,门口悬挂的牌匾...
周王后的“外交代表”昔鸡之墓出土的青铜酒器。 经多年持续的田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2014年底在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的周原遗址核心区域发掘出一处殷商遗民的墓葬区。专家发现,其中一座保存完整且享受一椁两棺的墓主,不仅曾经作为周王后的“外交代表”远赴山东等地办事,而且成为迄今为止周原考古发现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商周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西周 夔龙纹簋 香港嘉德2014年春拍 如果真有时间机器能够实现穿越,陈晓烽最想拜访的一定是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那个青铜时代顶峰,他可以亲眼见证青铜器的制作,了解哪些今人难辨的钟鼎文真正的含义。可惜的是,现在的科技还不能支撑这样的梦想,好在通过对传世青铜器的收藏,陈晓烽也可以同古人在不同时空中交流对话,满足自己永不停歇的求知欲。 陈晓烽的恒邦集团总部位于澳门获多利中心的21层顶楼,...
近日,在海外漂泊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皿方罍器盖在长沙合体。这再次引发市场对青铜器收藏的关注。 2001年,这件皿方罍器身由日本藏家释出,继而被法国藏家购买,成交价高达924.6万美元。然而,这一高价却难掩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温不火、行情不甚可观的尴尬局面。虽然近几年青铜器收藏市场略有升温,但与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书画、瓷...
青铜器收藏领域,藏家已开始把原来聚焦在礼器上的目光,转向了青铜兵器和杂器等小件,青铜熨斗也是其中一项。“因为鼎彝尊卣这类青铜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不高,且价格昂贵,所以这几年有一些中小藏家开始收藏兵器、青铜佛像、铜镜、熨斗等小门类青铜藏品。这些杂项在市场上也崭露头角,且涨幅较大。” 张世铎认为,小件青铜器收藏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存世量,且价格大众化,上手也比较容易。“对于普通藏家来说...
青铜器收藏的门槛很高,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贸然步入收藏,就会“打眼”、“吃药”。收藏圈里的共识是,青铜器造假的类别之多、数量之巨、时代跨度之长,堪称全国造假第一。近两年来,随着青铜熨斗的价格不断攀高,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故此也未能避免“被造假”的命运。 有媒体报道,目前仿制一个大件青铜器大约只需3000元,像熨斗、铜镜等小件,则更便宜,买家拿货也就几百元左右,但是当他们再转手,这些东西的价...
商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纹,器体棱脊四起,深镂细刻富丽堂皇。其他花纹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少数是肖生的,更多的则是神话性的禽兽。 ...
剑是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的兵器,用以自卫防身和格斗之用;剑以锋为主,能刺能砍,运用自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战争频起,各类兵器的需求大增,剑亦不例外,此时的铸剑技术遂臻鼎盛,名匠、名剑迭出。据史料古籍记载,名剑楚有龙泉、秦有工市、吴有干将、越有纯钩等,名家可考的有干将、欧冶子、莫邪等。而名家铸一剑,需数年才可完成,淬炼所需用水,被形容足令溪流干涸。如《吴越春秋》载记干将铸剑,金铁之...
制模、铸造、精心拼焊;枝叶厚度仅1毫米、铸铜时铜水流路狭窄、枝叶纹饰再加工耗时多……经过半年的潜心研究,2012年9月6日,文物专家复制的两件湖北郧阳博物馆馆藏汉代青铜摇钱树“问世”。而这两件复制品的顺利完工,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穿越千年青铜摇钱树重获新生 1982年,考古人员在湖北省郧县五峰乡东峰村发现60余块青铜摇钱树残碎片。因缺乏修复技术,一直残藏于郧阳博物馆。时间一晃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