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铜水禽是从秦始皇陵园七号陪葬坑中出土的。共出土46件,其中青铜天鹅20件、青铜鸿雁20件和青铜仙鹤6件,这里展出的是其中的精品。我们看青铜天鹅站立在长方形的青铜踏板上,伸颈欲鸣,弯曲回首,姿态万千。而青铜仙鹤则俯首啄着一只青铜虫,生动地再现了从水中取食的瞬间形态。如此众多青铜水禽的出土,说明这个陪葬坑营造出了某种“水环境”。专家认为,这对丰富和研究秦始皇陵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老板洪大超(化名)投资3500多万元收藏了一系列商周青铜器和元明青花瓷器,相隔20多年后的2012年,他开始着手筹建华夏文物博物馆。筹建博物馆的前提是鉴宝,于是,就有了—— 4月24日,周五。从武汉开往深圳的G1013次列车到站时间是下午5点,但洪大超和记者4点不到就来到深圳北站,等着国内知名青铜器修复专家方国荣的到来。 尽管记者事先说好接待队伍不要浩浩荡荡,但...
4月27日,宁乡县文物管理局,存放在这里的兽面纹铜瓿。图/记者陈勇 4月27日,一尊被誉为“瓿王”的青铜器兽面纹铜瓿,静静地端坐在宁乡文物管理局的库房内。宁乡文物局局长李乔生对炭河里遗址公园管理处副主任熊胜说,“在库房里的几十件珍贵青铜器到时候就交到你们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保管了。” 炭河里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今年年底前后,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将对...
《秦晋之好—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今日亮相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览以山西出土的周代文物为主,共计展出珍品文物106件(组),展期两个月,市民可免费参观。 此次展览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是山西文物首次在陕西集中亮相,展出文物包括晋侯 壶、人首神兽纹玉戈、金铺首衔环等青铜器、玉器、金器三大类。展览将分为“华夏一脉”、“共图霸业”、“九州合一”三个单元,展示晋...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完成了对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的首次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斧、石铲等生活用品,为研究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 遗址地处辽宁西部的大凌河上游,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黄家店村大阳山北坡台地上,东西400米,南北450米。考古人员找到了1...
4月15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亮相。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南临散关通巴蜀,北越阪陇接甘青。曾经创造了光耀史册的周秦文明,是誉满中外的“青铜器之乡”。20世纪50年代以来,宝鸡市周原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铜器。以周原为核心的整个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年代之久、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种类之全、精品之多、铭文...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而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主要简介主要青铜容器的种类和名称。青铜容器,是夏商周时期最主要的器类之一,包括炊器、食器、酒器、盥洗器等。大部分青铜容器皆为礼器。 鼎 鼎:古代的烹...
伯各卣 牛首斜枓 蒸锅 “小火锅” 匜 龙凤纹禁 有你好看 亲,看过山西博物院的“晋国霸业”展览吗?那里面的青铜器件件是精品,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件,绝对秒杀一切。但是,这回素有“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带着132件绝世珍宝来了,这些代表着古代文明的物件,在历史的瓦砾中生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印象派画卷,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批青铜器有丰富的信息,你可...
伯各卣 有你好看 亲,看过山西博物院的“晋国霸业”展览吗?那里面的青铜器件件是精品,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件,绝对秒杀一切。但是,这回素有“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带着132件绝世珍宝来了,这些代表着古代文明的物件,在历史的瓦砾中生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印象派画卷,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批青铜器有丰富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这些物件了解到3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知道这些名字繁杂、形状各异...
今年3月,黔江区文化执法大队以及黔江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历时2年终于追回了两件汉代青铜器出土文物。 日前,黔江区文管所所长颜道渠向本报讲述了这两件青铜器从发现到收回的全过程。 曾以50元被收购 2011年7月,黔江区水市乡两村民在一堆弃土中发现了两件有些破损的青铜器。 当时,这两件青铜器被修水池的工人挖出后,并没有立即被发现,而是埋在土堆里,直到被雨水冲刷现身后,才被...
图为国宝重器“何尊”。田进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田进摄 “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田进摄 8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外宣办等组织的“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正在宝鸡进行。活动过程中,记者探访了全国最大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重器“何尊”铭文里出现最早的“中国”两字。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
一个铜锈斑斑所呈现的整体颜色和组构特征与中国古代青铜器“斧钺”外观极为相似的龙头凤尾青铜器,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被发现,经若羌县文物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对比,初步命为“钺”, 这是若羌县地区近年来出土十分罕见的青铜器。 “钺”,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被当做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估称“权杖”...
汉 西汉 照明用具 1985年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 高53厘米 汉代青铜灯具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巧实用,造型多取祥瑞题材,如雁足灯、朱雀灯、牛灯、羊灯等。这件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雁颈修长,回首衔一鱼。雁体肥硕,其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灯盘带柄,位于雁背。灯罩为两片弧形板。灯盘、...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的首次发掘,发现了一座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的古遗址。现场发掘专家介绍,此古遗址是一座小村庄,该村庄内的人类活动迹象从青铜时代早期的夏家店文化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古遗址出土一批陶瓮、陶甗、石斧、石铲等生活用品。此次考古发现呈现了辽宁地区青铜时代民众居住区的原始风貌,为研究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